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第一個植物肉品牌「VVeat」的三石天合國際董事長陳漢銓說:「傳統素肉的產品定位始終是「素食」,而植物肉打破了疆界,把葷、素的界線越拉越近。」

採訪=蔡幸儒、黃欣培、黃敬翔
撰文=黃敬翔

僅靠著一片植物肉漢堡排,Beyond Meat 就讓植物肉在全球形成風潮,成立 10 年至今也僅上市 10 個品項。反之,早在 2016 年,Mintel全球新品資料庫及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的統計數據就指出,台灣全素食品項數共有 403 項,單是國內素食大廠、品項最多元的松珍生技,就有超過 300 多項素食產品,比 Beyond Meat 多出 30 倍!但為什麼帶動全球素食革命的不是素肉,而是植物肉?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傳統素肉的產品定位始終是「素食」,而植物肉打破了疆界,把葷、素的界線越拉越近。與台灣最大素食加工廠弘陽食品合作、推出國內第一個植物肉品牌「VVeat」的三石天合國際董事長陳漢銓說道。

與永續概念結合!是食材,也賣一種生活概念

「這個時代我們所有討論的新創事業,都有舊的影子在,所謂的翻新都是從舊有的東西去做變化。」陳漢銓表示,植物肉的影子就是素肉,只是改變了跟消費者溝通的方式。「台灣在『素』的這一塊有點道德綁架的狀態,它是非常嚴謹的一個領域,非常不休閒。」
反之,Beyond Meat 以及 Impossible Foods 卻成功將植物肉與永續概念結合,吃素的行為變得相對沒有壓力,消費者是出自個人意願,基於環保、健康等因素而自願降低吃肉的頻率,沒有被宗教條規綑綁。因此,植物肉產品吸引來各式各樣的族群,有的人觀察到畜牧業對地球生態、溫室效應的影響,想藉由少吃肉降低對畜牧業的依賴,進一步降低資源的浪費;有些人關注動物福利、甚至動物平權議題,拒絕使用任何有動物成分的產品;也有人因為健康緣故想少吃肉多吃菜卻留戀肉的口感、風味,植物肉都成為這多元族群共通的替代方案。


Beyond Meat 開始推出各類型的植物肉產品,希望能讓葷食者更容易接觸到植物肉。(圖片來源:Beyond Meat 提供)

「我賣素食賣了 20 多年,以前哪知道植物肉這個名詞?」弘陽食品董事長謝奇峯笑道,「它其實是在賣一個概念。」這樣的產品定位,讓植物肉不單只是食材,更成為一種全新的飲食生活型態。植物肉的興起,也進一步刺激台灣業者開始做出改變。

原來可以這麼做!?植物肉顛覆國內素食廠舊思維

「Beyond Meat 一出來的時候,發現我們做了將近30年的經驗,Beyond Meat 才短短幾年就辦到,做的東西也真的不差,大家接受度也很高。」弘陽第二代、事業發展經理謝一誠表示,弘陽意識到除了技術需要再提升外,也要更積極地去開發更多種類的新品,並瞄準過去不曾面對的葷食客群。不過,要經營一個品牌並不容易,弘陽因此找上三石天合,共同推出VVeat這個品牌,並以本土化思維佐以植物肉的永續精神經營。

除了弘陽外,國內其他素食大廠也愈發注重品牌經營,並帶入植物肉的思維重新包裝。「植物肉的出現,帶給過去以宗教素為主的業者不同的感受:原來還可以這樣吃!並重新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轉變」松珍執行長陳俊毓說道。

在此契機下,過去主要以 B2B 為主,且 7 成比例產品外銷國際的松珍決定轉型,陳俊毓表示早期由於專注在研發,而忽略了行銷的重要性,導致品牌知名度較低,在植物肉興起後順勢搭上順風車,不僅整體業績有所成長,國內外也越來越多人認識松珍。2019 年底,松珍憑著「素花枝丸」及「素炸雞塊」2 款食品走小包裝的冷藏鮮食定位,登陸全台門市超過 5000 家的 7-ELEVEN,翻新了消費者對於素食的想像,更成為 7-ELEVEN 最熱賣的鮮食素食冠軍。

植物肉產品定位已很明確,就看誰能做得更好!

食品所資深研究員陳麗婷表示,目前全球植物肉作為「肉類替代食材」的產品定位已經相當明確,「無論是原料使用、科技研發、產品應用情境塑造,接下來就看誰能把它做得更好。」陳麗婷認為,台灣廠商的品牌力相對國外還是弱勢,光是資源就無法相比。不過,「唯有成為全球植物肉生態圈的一份子,才能擴大國內市場以及廠商的營運能量。」建議業者可以借鏡國際經驗及策略,找出屬於台灣的脈絡步伐,這場台灣素食廠商的翻新革命,還在現代進行式!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植物肉品名之戰!明明不是肉,還能叫「肉」嗎?
產業鏈上下游高度關注!植物肉重塑台灣素食產業鏈
因為有這些成分才能高度擬真!植物肉中的添加物一點都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