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下廚懶人包」可以說是來自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下的產物,是一種「沒時間」下廚的生活型態,日本稱之為「時短」,於是把洗淨、截切處理後的食材、調味料、食譜,直接包裝成箱、宅配到府的「下廚懶人包」應運而生。

撰文= 潘進丁(全家便利商店集團會長)、王家英

流通業態的創新浪潮大多從美國開始,然後發展到日本,再延伸到其他亞洲國家,台灣也大多是學習日本企業的做法。餐飲超市的新浪潮是如此,下廚懶人包(Mealkits)這個新趨勢的發展路徑也是如此。

「下廚懶人包」可以說是來自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下的產物,尤其是雙薪家庭想自己煮一餐來吃,下了班卻根本沒有時間到菜市場買食材,遑論回家還要洗菜、切菜、備料⋯⋯這種「沒時間」的生活型態,日本稱之為「時短」,於是把洗淨、截切處理後的食材、調味料、食譜,直接包裝成箱、宅配到府的「下廚懶人包」應運而生,讓忙碌而無法花太多時間料理三餐的雙薪家庭,也可以輕鬆愉快的和家人一起享用自己烹調的美食。

進化版「內食」
節省採買、備菜時間,大量減少廚餘

以我自己來說,外食機率佔三餐的50%,而根據調查一般台灣民眾的早、午餐約有7成外食,晚餐有3成外食。面對愈來愈多的外食人口,餐飲市場的競爭有多激烈無須贅述。

一般來說,日本食品流通業者將三餐的消費型態分成:「外食」(Ready-to-eat),如大戶屋、鬍鬚張等餐飲業者提供的餐飲服務,點餐後在店內享用。第2種是「中食」(Ready-to-heat),如便利商店的便當或超市、傳統市場販賣的冷凍水餃,消費者可以外帶即食或在家裡簡單復熱。第3種是「內食」(Ready-to-prepare),也就是消費者買菜回家,自己料理烹調。新興的「下廚懶人包」可以說是一種「進化版的內食」(Ready-to-cook)。

這3種食品流通消費市場,原本切割得很清楚,各有要角和業態盤據,但包含洗淨、截切處理後的食材、調味料、食譜的「下廚懶人包」,不但幫消費者節省採買、備菜的時間與工夫,也大量減少了廚餘量,更適時滿足消費者偶爾也想要DIY自己煮的需求和樂趣,因此在美國率先推出後備受歡迎,銷售數據快速攀升。

根據AC尼爾森2018年公布的美國生鮮食品市場調查顯示,消費者在「下廚懶人包」、「美食外送」、「生鮮電商」的花費,成長幅度高於大賣場、超市、便利商店、餐廳、速食店、雜貨店等傳統通路,其中又以「下廚懶人包」的成長率最為驚人,比成長幅度第2的「美食外送」高出3倍之多。

美國Meal kits消費金額成長大幅領先其他新興業態。(圖片提供=商業週刊出版)

美國的「下廚懶人包」風潮,由BlueApron帶起,再加上來自德國的HelloFRESH自2012年崛起,兩者聯手炒熱市場之後,到2016年市場規模已擴大到15億美元,2017年更出現爆炸性的3倍成長,達到50億美元。

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更預估到2022年,「下廚懶人包」產業將再成長2.2倍!眼看「下廚懶人包」的消費金額在短短4、5年間就翻升數倍,而且成長動能持盛不衰,各大美國流通及新零售業者為了避免生鮮市場被瓜分,也不甘示弱,紛紛加入戰局,競相供應「下廚懶人包」商品。例如電商霸主亞馬遜2017年9月就已投入戰局,以「我們備料,你當主廚」(Wedotheprep,youbethechef)為訴求,銷售各式「下廚懶人包」。

美國最大超市Kroger,動作更快、更早,2017年5月就推出自有品牌「Prep+Pared」的「下廚懶人包」;並在2018年5月併購美國第3大品牌HomeChef。流通巨人沃爾瑪也在2018年3月,於250家門市引進多種品牌的「下廚懶人包」產品上架販賣。

除了食品通路,「下廚懶人包」的風潮更從通路端向上延燒到食品製造業。食品大廠聯合利華(Unilever)成立新公司以「SunBasket」品牌,推出「下廚懶人包」商品,進軍食品零售通路。美國雀巢(NestleUSA)則成立「Freshly」品牌。一時之間,「下廚懶人包」市場可以說是戰國天下、百家爭鳴。雖然現在誰會是贏家仍是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下廚懶人包」的整體市場一定會更快速的擴大。

顯然,這種新營運模式已在美國起浪,並且在日本也已經風風火火,未來甚至可能引發一場橫跨生鮮超市、餐飲業,甚至電商的跨界大戰,吸引更多食品相關業者加入競逐,後續的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下廚懶人包」成功要素:菜色簡單、食材新鮮、數據分析

電子商務興起,網路訂購生鮮食材、宅配到府的消費型態逐漸盛行,對傳統的超市業者已經帶來不小的衝擊。現在「下廚懶人包」掀起這一波搶佔餐桌的新浪潮,再次挑戰生鮮超市這個傳統業態的生存空間。由3家「下廚懶人包」標竿企業的商業模式分析可以看出,其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外以下3點:

一、菜色要簡單、易煮、好吃:

「下廚懶人包」的商品大多是套餐的概念,仍需消費者親自完成最後1個步驟的烹煮,所以開發商品時,要從消費者在家料理的情境思考,除了要有美味的調料,簡易操作的食譜設計,也要有主、副菜的搭配,食材的訂購更須彈性化。

Oisix供應半根蘿蔔、500克洋蔥等小規格的生鮮食材、所有菜色都用到5種以上的蔬菜,增加顧客的蔬菜攝取量等,就是充分貼近消費者情境的成功商品開發案例。

二、從供應鏈維持食材新鮮度:

食品流通,除了口味、價格,食材的新鮮度與供應鏈的效率管理更是核心關鍵,也是建立口碑的基石。經營者除了透過契作,慎選高品質的安心食材,處理加工、包裝運送過程中,也都不能忽略生鮮品質的控管,如此才能讓消費者信任,持續回頭購買。

三、善用數據分析維繫舊會員:

基本上,「下廚懶人包」是電子商務,新客源開拓的會員取得成本相當高,也要持續靠口碑宣傳行銷,才能成功留住客源,成為重複消費的穩定會員。以Oisix為例,以會員訂閱制度建立穩定的顧客基礎,甚至擁有顧客的生活型態圖像與消費數據,才能針對不同族群或情境,進一步在商品開發與組合上,提供多元選擇,滿足不同顧客的機能性需求。

解決顧客痛點永遠是商業模式創新的來源,「下廚懶人包」的興起歸功省時、便利,降低在家自炊的障礙,解決忙碌上班族的「時短」問題。不過,無論是從傳統超市轉型的「餐飲超市」,或是在生鮮電商、美食外送以外另闢戰場的「下廚懶人包」,其背後的意義是,在全通路時代,即使業態不斷變化創新、更迭汰換,唯有舌尖上的滋味不會被虛擬化。

因此,電子商務業者和實體通路業者都競相搶佔這一波新興浪潮,例如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永旺,就從2018年9月起,在300家門市中販賣自有品牌Cookit的「下廚懶人包」預計到2019年2月Cookit的品項數將增加到50項。

內容來源=《O型全通路時代26個獲利模式》,商業周刊出版

延伸閱讀
零售通路跨業經營浪潮!日本餐飲超市「永旺」如何活化商機?
力拼懶人經濟的超商鮮食熱戰 食品業者能從中分得哪杯羹?
上班顧囝的妳辛苦了! 下班「輕鬆煮」就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