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18年9月號《食力》季刊「沒落王國的診斷證明」,從「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危機處理、包裝美學、國際化、通路發展、專業人才」7大面向,剖析台灣食品業美食王國之名沒落之病因、並對症下藥。救回台灣美食王國名聲,不能不看!

撰文 = 林玉婷

「這是收錢替廠商講話的業配文吧?」每當《食力》介紹台灣食品業者的正面訊息,總會有網友如此說道,好像食品業不可能有一點好。而當我們聯繫業者採訪時,即使了解採訪目的不為挖八卦,業者也多數拒絕受訪,只因為害怕報導一出、消費者不知道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評論。《食力》想要作為消費者與產業間的溝通橋樑,傳遞正確且專業的食品知識,創立近3年以來,仍難突破這樣的困境。為什麼?

食品加工業曾是台灣經濟蓬發的火車頭 帶動台灣工業發展

台灣食品工業自1950年代發跡,承續日治時期的製糖與罐頭技術,在農村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的當時,發展重心以農產品初級加工的罐頭為主、外銷為導向,靠著鳳梨、洋菇、蘆筍「三罐王」賺取大筆外匯,罐頭外銷金額曾高居全台外銷總額的12.3%,出口值更一度是全球之冠!

食品不僅是生活所需,台灣食品業帶入的豐厚外匯,更成為扶植台灣工業發展的火車頭,帶動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加工技術也從農產初級加工,再進步到食品加工,隨後因為社會消費水準提升,食產業再擴展到餐飲服務、物流、通路等,如今,台灣食品業2017年的年產值近6022億,產值1998年至今20年間已增長1.35倍!

這60年來,食品業整體產業產值正向發展、街頭美食亦有口碑,只不過,這一切卻在2013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3年起接連發生重大食安事件 重創食品業

列舉近年發生的重大食安事件,包括2011年塑化劑、2013年順丁烯二酸毒澱粉事件及大統長基混油案、2014年劣質豬油等,每發生一次就重挫民眾信心,尤以2013年起更甚,從凱度消費者指數「2018第一季台灣民生快消品市場趨勢」報告可見,食品銷售金額成長率在食安事件之後就下跌,塑化劑時還有近10%,到了豬油案跌至負成長,之後就連續5年緩慢回升、至今仍在5%左右徘徊。消費者變得害怕外食、更不諒解理應把關品質的廠商為何會出包,憤怒凝結成抵制行動,食品業成為全民公敵。

家族企業接班成隱憂 公司治理、危機處理、社會責任都不合格

被作為箭靶的食品業,全民睜大眼睛在看是否會改變,但從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和公司治理中心每年共同辦理「公司治理評鑑」中,全台29家上市上櫃食品公司,卻僅有「統一企業」躋身進入前5%的前段班,其他公司遠遠遙望車尾燈。

公司治理評比落後,多數公司跟股權還掌握在創業家族手上有關。時代已經不同,早期胼手胝足打天下,靠的是魄力和實幹。但在瞬息萬變的現在,董事長一言堂已經行不通,階層明確的大公司也已經比不過靈活變化的彈性組織,當危機發生時有如恐龍般慢半拍的反應,讓消費者越發不滿。連因食安事件後,政府2014年底規定上市上櫃的台灣食品業者必須每年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也還在以年度預算方式思考如何編列投注項目,而非擬定通盤策略、立定決心執行。

食品業你在怕什麼? 不敢踏出台灣、不擁抱通路變化、羞於突破品牌形象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在飲料及菸草製造業中,年資10年以上的人數占4成,是民營產業之中人力年資最老的行業。這個老產業,組織老、思想也老,固守台灣吃不飽也餓不死的市場,不走出去與國際接軌,出口比例不到2成,只想穩穩地賺。面對通路強勢發展,還停留在「寄賣」思維,鮮少有跨業合作的思維,也還不懂得從新零售模式中學習。至於幾十年不變的產品包裝更是,當有設計師提出創新思維,廠商還在執著想要把品牌商標最大化。

老化的產業 連人才都趕不上

這樣老的產業,新血在哪裡?可惜的是,全台食科系所每年培育出近3000名人才進入職場,卻面臨無法滿足業界即戰力的需求。此外,對於業界而言,食品技師證照也只是通才的鑑定,無法代表是否具有特定食科專業技能,因此業者徵才時,普遍認為求職者能力無明顯差異。

美食王國只能如此消極沒落了嗎? 其實還有救!

為什麼食品明明跟民眾生活最近,食品產業卻距離如此遙遠?難道美食王國只能就此隕落了嗎?當然不是!《食力》此次針對台灣食品業「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危機處理、包裝美學、國際化、通路發展、專業人才」7大病徵,剖析病因、對症下藥。要救回台灣美食王國名聲,不能不看!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學界與業界的距離為什麼那麼遠?
台灣明明是美食王國,為什麼MIT食品無法暢銷全世界?
食品業必須注意灰犀牛效應!危機管理不是只在危機發生時做公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