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江戶時代的日本因禁教令而開啟200多年的「鎖國政策」,除了中國與荷蘭,其他外國很難與日本貿易。美國看見歐洲列強紛紛壟斷亞洲市場,便因此派海軍將領馬修培里赴日。第一次的造訪美方拿出各國美酒作為回禮,這是日本第一次對威士忌的紀錄。爾後美日簽訂《神奈川條約》打破鎖國政策,進入明治維新,但黑船事件是否是日本威士忌產業的啟蒙?由於當時美國本身釀酒技術也不夠發達品質不穩定,這點還有待考究。

大航海時代 西方「黑船」碰上日本禁教令

從歐洲歷史的觀點,15世紀末到整個16世紀被稱為大探索、地理大發現或大航海時期(Age of Discovery),各國船隊航往未知的海域尋找貿易、掠奪及殖民的新大陸,日本當然也是對象。葡萄牙海軍在1543年進行第一次接觸,建立起印度東側的果亞邦(Goa)與長崎市之間的航線。當時的船隻均為木造,為了防水防侵蝕,船身遍塗黑色瀝青,因此後來所有的西方船隻都被稱為「黑船」,另一個說法是燃燒煤炭的蒸汽船上冒出濃濃的黑煙,從岸上看來猶如吐著黑煙的侵入者。

終結日本戰國時代、建立大阪城的豐臣秀吉於1598年病逝,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在1600年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以江戶城為居所並設置幕府,從此開啟了長達265年的江戶時代。由於西班牙傳教士於16世紀中遠渡重洋的來到日本傳教(主要集中在九州),許多大名改信天主教,江戶幕府為了維護傳統的佛教和神道教而實施「禁教令」,除了與西班牙斷交之外,也禁止船隻往來日本及菲律賓。

「禁教令」導致九州島原附近的人民不滿,爆發了「島原之亂」,幕府派兵平定內戰後,開始實施嚴格的鎖國政策(Sakoku),只在長崎的出島與荷蘭、中國進行少部分貿易往來。到了1808年,懸掛荷蘭國旗的英國船艦「費頓號」闖入長崎,搶奪食品、水和燃料後揚長而去,幕府下達了「無二念打退令」,所有外國船隻一靠近日本本土立刻以炮彈攻擊,此時的日本完全鎖國。

美國鑒於亞洲貿易增長 指派海軍將領赴日

馬修培里(Matthew C. Perry)並不是最早接觸日本的美國船艦,早在1846年James Biddle便曾指揮兩艘船艦抵達江戶港(Edo Bay,即今東京灣),但來迎的日本船上挺立的武士拔刀相向,最終不得其門而入的怏怏回航。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培里打通關節,進而簽訂《神奈川條約》?更讓後世思考的是,儘管《神奈川條約》只是為了補給貿易,卻連帶的讓日本走向國際化和現代化道路,同時促使軍事化的發展並在亞洲推行殖民主義,這些近代史的演變,絕對不是培里所能預測得到。

美國有鑒於與中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美國捕鯨船在日本海域的活動,以及歐洲列強在亞洲利益的壟斷,促使第十三任總統Millard Fillmore於1852年命令海軍將領培里率領船艦遠征日本,必要時不惜訴諸武力。培里接下命令後,乘上旗艦Mississippi號從維吉尼亞州港口出發,向東航行越過了大西洋,繞過南非後通過印度洋,分別在馬德拉島、聖赫勒拿島(Saint Helena)、開普敦、模里西斯(Mauritius)、錫蘭、新加坡、澳門及香港停留,會合Plymouth號並更換旗艦,再到上海與Susquehanna號會合,而後乘風駛往琉球國(沖繩)的那霸。

與日本簽訂《神奈川條約》的美國海軍將領馬修培里(Matthew C. Perry)。(圖片來源:邱德夫提供)

馬修培里乘上旗艦Mississippi號從維吉尼亞州港口出發,向東航行越過了大西洋,繞過南非後通過印度洋,再到上海與Susquehanna號(上圖)會合。(圖片來源:邱德夫提供)

培里先後造訪琉球與浦賀 留下日本首次接觸到威士忌的紀錄

培里在琉球受到盛大的歡迎,不僅邀請他們進入宮殿,也端出清酒以及沖繩特有的蒸餾酒「泡盛」來招待。作為回報,培里將攜帶的各國美酒,包括法國和德國的葡萄酒、蘇格蘭和美國的威士忌,馬德拉、雪莉等加烈葡萄酒以及荷蘭琴酒,讓琉球島主嚐嚐。這是遠征船隊的日誌上,頭一次記載到威士忌。

培里艦隊離開琉球後,於1853年7月8日抵達江戶灣的浦賀港(今日橫須賀市的一部分)。根據過去西方試圖與日本接觸的碰壁經驗,培里拒絕轉航到長崎,下令船艦直接駛向港口,並將砲口朝向浦賀市區並發射空包彈,宣稱只是慶祝美國獨立,等船艦停靠後,命令屬下於海岸線進行警戒偵測。

浦賀的地方官叫做加山(Kayama),帶著翻譯和隨從登上Susquehanna號,培里將美國致日本天皇的備忘錄交給他們,並熱烈地款待,官方紀錄上也留下日本人與威士忌的第一次接觸。由於茲事體大,立石急報幕府,不過當時的征夷大將軍徳川家慶臥病在床而不能視事,老中阿部正弘做出決定,認為就算是收下美國國書還不致動搖主權。培里獲得這個善意回應後,於久里濱上岸登陸,舉行遞交美國總統外交信函的正式儀式,而後拔錨前往香港,宣稱隔年再度來訪。

相對於幕府的緊張態勢,日本的地方官員顯得離情依依,以獨特的日本禮儀表達對於美國朋友遠離的遺憾,熱情地握著所有軍官的手,鞠躬並表示感謝。等美方船艦駛離,加山在返回官邸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伴手禮箱子瞧瞧,一回到官邸,立即命令隨從拿出箱子裡面的酒,不耐煩地直接敲開酒瓶脖子暢飲。不幸的是,由於加山對於美方過份熱情而被革職,所有的禮物也在幾天之後公開焚毀,有那些禮物?紀錄裡包括一盒茶葉、一張美國和聯邦地圖、一盒香檳(2瓶)、一包biscuit餅乾、兩卷棉布、一大瓶美國酒(American alcohol),以及一大瓶細頸威士忌。

培里二度訪日 簽下《神奈川條約》打破鎖國政策

培里信守諾言,於1854年再度來到了日本,途中短暫停留基隆港10天,派人上岸考察鄰近周遭的環境物資後,寫下報告稱福爾摩沙島的戰略位置相當於古巴之於美國,除了可把它當作貿易中繼點之外,如果能夠佔據,那麼美國將可反轉歐洲在亞洲的獨佔地位。不知幸或不幸,這個報告並未被美國政府接受。

培里在2月抵達江戶灣,隨後幾搜船艦也加入,到了3月停靠在港口的美國船艦多達9艘(一說11艘)。雙方經過多次的會前會磋商,3月8日在橫濱舉行會議,會後日方設宴款待美方,宴席中準備了清酒、茶和馬德拉葡萄酒,這些葡萄酒很可能是來自荷蘭商人,顯然日本上流社會對洋酒不算陌生。為了表達親善之意,美方也致贈禮物給日方,根據培里的隨船畫家William Heine的畫作,這些禮物包括一具小型的蒸氣火車頭和一顆橡木桶,但並未說明桶子裡面裝的到底是不是威士忌。

隨船畫家William Heine紀錄下培里二度造日的景象。(圖片來源:邱德夫提供)

歷經4次近一個月的會談之後,雙方終於在3月31日簽訂了《神奈川條約》(Convention of Kanagawa),日本稱此為《日美和親條約》,內文共計12條,最主要的項目是約定日本開放下田與箱館(今函館)兩個港口與美國通商,並向遭遇船難的美國船員提供援助。

黑船事件是啟蒙日本威士忌產業的原因嗎?

《神奈川條約》可說是日本打破鎖國政策、對外開放的肇始,因為接下來被迫分別簽訂了日英和親(1854年)、日俄和親(1855年)以及日荷和親(1856年)條約,1857年再與美、荷、俄簽下追加條約,然後是1858年與美、荷、俄、日英以及法國簽訂的修好通商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讓日本國內興起改革聲浪,有志之士大聲疾呼「尊王攘夷」,到了1867年11月第15代征夷大將軍徳川慶喜將權力交還給明治天皇,終結了長達600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進入明治維新時期,the rest is history。

不過對威士忌來講,是否可將「黑船事件」當作是日本威士忌產業的啟蒙?這一點我打上大大的問號,因為在1850年代,美國的威士忌仍處於混沌時期,缺乏定義和規範,也還不知道桶陳,只是辛辣的蒸餾穀物酒。若從培里出海的維吉尼亞港來判斷,船上攜帶的酒可能是以裸麥為原料的威士忌,但也可能是蘭姆酒,因為美國東岸產製的烈酒本來便以這兩種為主,所以日本人首次嚐到這種和清酒、燒酎風味完全不同,刺激熱辣酒精度又高的蒸餾酒,是否真心喜歡而試圖模仿?老實說,我並不同意。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發現腎上腺素的科學家竟是日本威士忌最早的釀酒師?篠崎蒸餾所「高峰8年」背後的故事
高端威士忌市場售價超乎想像!憑什麼1支酒價值高達4800萬?
真的好威!小小台灣一年就喝掉546億元的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