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餐飲業對社會的隱藏版功能,就是扮演「教育服務」的角色。以日本麥當勞為例,有3個產業特質:新鮮人的第一工讀選項、提供多元人際工作環境、重視泛用基礎教養技能,麥當勞這個隱形的教育服務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其實不只在日本,在全球每年都持續送出不少有基礎教養力的新鮮人進入社會職場。
提到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消費流通相關的日本企業,時常用到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這個單字。從字面來看,インフラ的意思就是基礎建設,其實這個單字還蠻難翻譯的,記得第一次看インフラ這個字還以為是跟建設業有相關,還是過了一陣子才能開始用インフラ這個單字在某些表現上。
用比較白話的方式來說,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就是「讓社會大眾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完善的服務平台」,舊世界一般會認為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會跟公共工程比較有關,就像是,自來水、電力、機場、車站、下水道、醫院,等。2000年消費流通產業興起,並且消費流通服務到達一定的區域覆蓋率後,消費流通產業也成爲新時代的軟性インフラ,像是便利商店、宅急便、大盤商、網路購物業者、搜尋網站,等,因爲有了這些業者所提供的服務平台,不少民眾的生活也跟著提升到更便利的新時代。
外食餐飲產業有如維繫社會功能的基礎建設
而在消費流通產業,外食餐飲產業其實從很久前就一直默默扮演社會中一個重要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的角色。如果從明天開始,所有的餐飲業突然休息一個月,大家的生活會有什麽變化?上班日中午要吃甚麼?小孩學校營養午餐休息,是不是要天天製作便當?聚會只能在家?等等,應該很難想像沒有外食的服務,都市的生活會變得如何?而外食餐飲產業所提供的インフラ服務平台,也一直在擴大中,最近出現的養分控制餐飲服務、機能性照護餐等,讓有營養控制需求的消費者,可以在最不費力的狀況下,維持最接近醫師指示的營養攝取建議,從基礎的填飽肚子,到積極的調理照護等,外食餐飲產業的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功能持續發展中。
不止供應餐點,更是社會新鮮人的教育服務平台
從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的角度來看,外食餐飲產業就只有「餐點供應」這個功能而已嗎?其實餐飲業在インフラ的角色上,還有一個對社會的隱藏版功能,「教育服務」平台。為何是餐飲服務跟教育服務有相關呢?用下面日本麥當勞的3個產業特質來跟大家說明餐飲業為何能扮演教育服務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的角色:
1、新鮮人的第一工讀選項
2、提供多元人際工作環境
3、重視泛用基礎教養技能
新鮮人的第一工讀選項 外食餐飲產業是大量體的新兵訓練中心
根據日本企業對「人生第一個工讀工作為何?」的調查,排行榜前10名的第一個工讀工作,就有過半的6項是外食餐飲相關,這6項分別為,一般餐飲店16.6%,速食7.6%,家庭餐廳7.4%,居酒屋5.3%,咖啡店3.1%,蛋糕店2.3%,這6項合計為接近整體一半的42%。
所以就表示大部分的人,第一次的社會經驗就是從外食餐飲產業所開始,也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最基礎的社會人教養也是從這邊開始學習,而外食餐飲業也就在眾多人的選擇下,擔任了大部分新鮮人進入社會的第一課講師的角色,並且大部分的工讀生,在學生時代雖然選擇在餐飲業工作,但畢業後大部分會再去找餐飲之外的工作,當成一生的職業,所以餐飲業也可以說一直在幫其他產業訓練社會新鮮人。
外食餐飲產業會變成日本社會新鮮人第一個工作的首選,其中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餐飲業的店鋪數多,在大街小巷總是可以看到林林總總不同業態的餐飲店,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對於飲食店營業設施家數的變動調查(飲食店営業施設数の推移報告),日本全國的一般食堂,餐廳的數量,在2021年高達77萬家,這個巨型產業量體,再加上對就業人力的需求,外食餐飲店也就成為接納這些社會新鮮人的首站。而日本麥當勞的店鋪數,單一品牌也居於日本外食產業店鋪數排行第一位的2900家,涵蓋率高,大型店也不少,自然也就成為大部分人第一個社會工作的首選。
職場有著多元人際環境 同事從老到少應有盡有
那到底日本麥當勞的教育訓練對這些社會新鮮人有什麼影響?雖然餐飲業的大小規模不同,在教育上的資源也不同,但聽過幾位曾經在日本麥當勞上班過的日本友人提過,他們都覺得日本麥當勞的功能不只是製作薯餅漢堡給消費者而已,日本麥當勞對社會更大的貢獻是,培養有正確基礎觀念的社會新鮮人,並且源源不絕的送到日本勞動市場(人材育成を通じて社会貢献する事)。這些日本麥當勞的老畢業生也非常建議,日本學生有機會一定要去日本麥當勞打工,作為進入社會前的先行體驗。
說到出社會這件事,就是從接觸到社會形形色色的人物開始,也因為接觸到不同的人物,才會有磨練成長的機會。從數字來看,一家日本麥當勞的小型店大約有30人左右,有Drive Through的大型店甚至超過100位,而日本麥當勞一家店正職的比例都不高,整家店幾乎九成都是工讀生,所以這樣下來,日本麥當勞一年大約會晉用4萬到六萬名工讀生,人數非常的驚人。也因為組織大,人夠多,就可提供更多元的人際對應機會。
為何用多元這個字形容?日本麥當勞的員工,背景從工讀的高中生,到一般的上班族員工,還有年紀比你父母還大的兼職銀髮族,甚至從其他國家到日本留學的外國人工讀生,讓你可以在一個環境,接觸到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體力的人,交到跟自己不同年齡的朋友,一起發現問題,一起煩惱問題,一起解決問題,共享達成目標的喜悅,學習了解對方的世界。而學校只能提供類似身份類似背景的交友環境,無法像日本麥當勞一樣如此多樣化,而也因為日本麥當勞為跨國企業,管理也還不錯,可以說安全度高,又可以體驗不同社會文化的絕佳社會新鮮人第一站。
麥當勞重視泛用基礎教養技能 投入人力資源在維護基本教育品質
不少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的社會歷練就給了餐飲業,這些新鮮人一下職場,遇到消極負面思考的同仁(幹嘛那麽認真啦,隨便聽聽,應付一下就好了啦~),或者是,遇到積極正面思考的同仁(失敗沒關係,一起討論,再找別的方法試試看~),根據他們所遇到的同事陣容,將有可能大大的影響到這些新鮮人未來的價值觀。
也因為日本麥當勞店鋪數接近3000家,要管理這些店下面的這麼多員工,可是一門大學問,所以日本麥當勞在人才教育設計相對投入許多資源,包括學習如何配合不同個性的人完成組織交辦任務,瞭解什麽是該有的態度,待人技巧,或如學習何去指導新進人員的技能等。一般人進入日本麥當勞從基礎的位階Crew開始,而大約有35%的Crew會再晉升為訓練者Trainer,訓練者Trainer大部分是由認真責任感,認同並且遵守公司規則的人擔任。培養一個訓練者Trainer,應該不少公司都會有在做,不過在職場上活用訓練者Trainer,應該很少企業可以跟上日本麥當勞的腳步。
日本麥當勞總部希望,在店鋪的營業時間中,全時段排班一定都要排入有訓練者Trainer位階的人,而且根據日本麥當勞幹部的經驗,1個訓練者Trainer大約只能看到4個人,所以邏輯上,對訓練者Trainer的配置要求是總人力的25%左右,當這個想法落實成工作要求時,自然遇到積極正面思考的同仁(訓練者Trainer)的機率就會提高,也自然學習泛用基礎教養的品質,就可以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上。也因為基礎教養都是泛用的,即時這些人未來不在麥當勞工作,基礎教養的能力到下一個公司還是可以繼續活用。
麥當勞這個隱形的教育服務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其實不只在日本,在全球每年都持續送出不少有基礎教養力的新鮮人進入社會職場,也因為不少人的麥當勞回憶是難忘的,這些人之後也就變成隱藏版的麥當勞粉絲。可以說是一舉數得。而你一定沒想到,連這一位過去也是在麥當勞工作過。這一位就是Amazon 的CEO Jeff Bezos,Jeff Bezos提到,”how to work well under pressure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early on.“ 就是他在麥當勞學到,並且之後影響到他對工作的態度還有看法。是不是開始對餐飲業的在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的扮演上,有更不同的看法了呢?
【本文獲商社男的外食迷宮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麥當勞不止賣你薯餅,還是隱藏版的社會人新兵訓練中心】
延伸閱讀
▶日本麥當勞如何脫離經營低潮?打造「Fun Place To GO」、達到業績新高峰
▶面對高級漢堡來勢洶洶,日本麥當勞採「全方位策略」從絕境中重新復活!
▶從歡樂體驗到肥胖爭議,為何只剩下麥當勞敢挑戰兒童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