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農產品標章與二維條碼追溯系統是為農產品所制定的驗證與追溯做法,當通過對於生產端的種植、農藥使用等的要求,便能獲得驗證標章標籤並可張貼於產品上,而追溯系統條碼標籤則能幫助消費者查詢辨識。
走進傳統市場或大賣場的蔬果區,不難發現許多蔬果上貼著標籤貼紙,這些標籤包含有「驗證標章」或「追溯系統」的貼紙意涵。但你知道嗎?有標章的蔬果,價格可能只比沒有貼的散裝蔬果貴個5~10元。究竟這些貼有驗證標章或追溯系統的標籤代表什麼意義?值不值我們多花幾塊錢購買呢?其實只要明白標籤的來由,便能輕鬆入手物超所值的安心蔬果!簡單來說,現行的標章系統就像將作物的生產過程「分等級」一樣,依據農藥殘留、水源品質與土壤成分的檢驗結果,以不同嚴謹程度的認證系統篩選後,政府賦予農民在蔬果上貼驗證標章的權利。
自從台灣加入WTO以來,越來越多來自美國、中國、越南廉價蔬果大量流通在市面上。這些缺少辨識度的農產品,消費者根本無法從外觀分辨產地;還有不肖廠商以進口的廉價農產品充當台灣貨;又或者餐廳使用來源不明的農產品,導致農藥殘留與食安問題。透過農產品標章系統,一來能提高台灣農產品的辨識度,又可以鼓勵消費者支持友善環境生產的農民,直接以行動支持本土農業。而透過驗證系統,政府便能把關農產品品質,一旦出現農藥殘留超標或是重金屬汙染等,有關單位就能快速找出問題源頭。
目前台灣農產品驗證標章系統與追溯系統,依照檢驗的嚴謹程度由低至高可分為四種:生產追溯二維碼、吉園圃安全蔬果、產銷履歷驗證標章以及有機驗證標章等。
1.生產追溯二維碼:
長方形標章的QR碼,稱為「生產追溯二維碼」,是相對管理最寬鬆的追溯系統。農民只需在農委會農糧署網站登錄自己的基本資料、農產品在哪裡生產、什麼時候生產、使用了那些農藥、有沒有其他檢驗證明等。經農委會核准後,就能在自己的農產品上貼上二維條碼(QR code)。這種不需要第三方檢驗機構的自主性登錄,雖然嚴謹度低,但申請成本相對低廉,對農民而言是最容易加入的追溯系統。
2.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
(圖片來源:吉園圃安全蔬果資訊網)
圓形的白底藍字,中央有三個紅圈圈的是「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除了有「生產追溯系統」的所有資訊之外,農產品的生產方式還必須依照農委會制定的「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管理作業規範」。而農民也被要求填寫作物的栽培日記-由農業改良場編訂的「田間栽培紀錄本」,包括農藥使用與田間栽培管理紀錄。最後蔬果經過農試所的農藥殘留檢驗合格,才能被貼上標誌。由於申請吉園圃驗證的農民,需要參加由農委會指導的訓練課程,方便統一管理與監督,因此只有參與產銷班的農民才能申請吉園圃標章。以上兩種標章系統最大的功用都是農產品的「可追溯性」,方便購買蔬果的商家或是消費者追蹤食材來源。
3.產銷履歷標章系統:
(圖片來源: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
然而農業操作還有許多不可預測的因子,比方說天氣潮濕時,農藥分解的速度變慢;或是鄰近農田的不當用藥,都將使安全用藥生產的蔬果,被驗出有農藥殘留超標的可能。該如何有效追蹤這些問題?更嚴謹的「產銷履歷標章系統」便解決了這個困難。結合了良好農業規範(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GAP)與可追溯履歷(Traceability),搭配第三方驗證的產銷履歷驗證系統,透過公正的檢驗單位,實地派人到田裡抽查並監督農民生產作物的過程。藉著農產品的末端抽驗,檢測農作物沒有農藥超標,保障消費者購買的履歷蔬果都是沒有安全疑慮,並是在合理用藥下生產的優質農產品。由於檢驗系統較嚴格,需要較高的生產成本與檢驗費用,又缺乏驗證補助,個體農戶往往無法負擔。通常以產銷班、合作社,或大型農場才會願意申請產銷履歷標章,以大規模栽培來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履歷蔬果的價格不會比散裝蔬果的價格高太多,想在有限的預算下兼顧吃的品質,履歷蔬果是很不錯的選擇。
4.有機驗證標章系統:
(圖片來源: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近年政府開始大力推廣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有機農法,「有機驗證標章系統」因此誕生。有機驗證除了需要經過與生產履歷的相同的嚴格審查制度,農民在生產作物的過程中還必須遵守《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不得使用規定以外的化學農藥及肥料。農田的灌溉水及土壤也必須經過重金屬汙染的檢測(台灣西部較常見的重金屬超標:砷、汞、鋅)。若第一關的水土檢測不合格,就無法申請有機驗證,是門檻最高、條件最嚴格的認證系統。昂貴的申請認證標章的成本,直接反映在蔬果的價格上。因此以平均單價而言,有機驗證標章的農產品,雖然不太有農藥殘留超標的疑慮,但通常售價較高。值得一提的是,有機驗證的詳細紀錄是由各家驗證機構自行控管。不像產銷履歷系統一樣,強制申請方公開驗證申請紀錄並資訊公開,有機標章上也無QR code讓消費者直接連結至生產履歷。相對而言農產品的可追溯性,反而比產銷履歷薄弱。
為了提升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除了以上四種標章與追溯系統,民間組織也開始推動「全球優良農業規範」的驗證系統( Global G.A.P.),希望統一台灣與國際的驗證流程,讓本土農產品能有更多機會行銷至全世界。另一方面,對於無法負擔龐大驗證費用的小農,一些主張友善環境生產的農業公司,也正積極推廣「參與式共保系統驗證」(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 PGS),強調在地生產、鼓勵生產者和消費者互動,突破在第三方認證框架的認證措施。讓消費者參與農民的作物生產過程,建立雙方互信關係,提升買方對產品的責任感,也藉由購買直接支持友善環境生產的小型生產者。
平心而論,沒有一套系統,是十全十美的,無論是何種驗證系統,都很難避免抽檢過程中的產生誤差,或是有心人士刻意鑽漏洞。如何將現有體制發揮至100%的功能,才是我們該面對的問題。具體措施可以是:鼓勵農民加入生產追溯、協助已經加入追溯系統的農民升級至吉園圃或是產銷履歷。組織小型生產者學習從慣行農法升級至有機農法,給予技術、通路、成本問題的協助方案。讓所有的驗證系統都公開透明,並讓生產者、通路商、消費者共同面對及承擔社會責任的系統。而消費者在選購蔬果時,也應該支持這些貼上標章的優質農產品,以行動鼓勵友善環境生產的在地農民,一起為台灣的農業盡一份心力!
延伸閱讀:
▶產銷履歷農產品 每月480萬件產品供選購
▶陳吉仲:農業政策裡的食安管理
▶超市廣設產銷履歷專櫃,買有身分證的農產品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