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鳳梨外皮麟目、鳳梨心的大小粗細常常是因為品種而有差異,未必是生長激素造成,此外,「植物生長激素」通常是指「吲哚乙酸IAA」,可促進植物生長發育,但並不具有動物生長激素的活性,因此對人體的賀爾蒙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撰文=科學新聞解剖室
案情:鳳梨、香蕉都淪陷了嗎!
2015年因氣候乾旱,使得鳳梨甜度倍增,解剖員正好住在以鳳梨聞名的鄉鎮,可大肆品嚐其美好風味(大口咬);但是,就在4月13日看到華視一則以〈激素催熟鳳梨!吃多恐性早熟〉為標題的電視新聞,螢幕的左上角還有「獨家」的字樣旋轉著,新聞中指出:
……以鳳梨來說,如果外皮的麟目比較大比較圓,鳳梨心又特別粗,可能就是施打了生長激素,吃多了會影響荷爾蒙,導致孩童性早熟;另外香蕉為了催熟,也會浸泡藥水,導致柄梗過白,可能吃了有神經毒害。……
我的天啊,這什麼東西?好吃的鳳梨、香蕉是這樣來的嗎?看到這則新聞不免擔憂,此時正是鳳梨產季,新聞一播出來,肯定會影響鳳梨的銷售,真是為果農捏一把冷汗。結果這則報導不僅馬上遭到果農砲火反擊,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也立即發出新聞稿澄清,直指報導的錯誤,要民眾安心,而製造混亂的媒體則即時撤下新聞,並在接受「上下游News&Market」的訪談中坦承錯誤。
這則烏龍新聞看似已經落幕,但是台灣的新聞報導實在是太常出現這樣的狀況,因此,解剖員認為有必要拆解整體事件的始末,讓大家可以比較清楚地判斷相關的報導。
解剖:鳳梨和香蕉是招惹了誰?
將科學新聞端上解剖檯,最好同時用兩把解剖刀來看看究竟有什麼問題,分別看看在「科學」及「媒體」上各有什麼需要懷疑的地方。
- 科學疑點一:「生長激素」都一樣嗎?
在這篇報導中,一開始就提到:「你吃的水果有被施打生長激素嗎?包括了鳳梨和香蕉,為了加速成長,甚至變大變重,部分不肖果農會施打生長激素……吃多了會影響荷爾蒙,導致孩童性早熟。」你是否會疑惑叢生:吃「植物」的生長激素會影響「動物」嗎?這是同一種東西嗎?而且真的會嚴重到導致孩童性早熟嗎?為解答這些疑問,解剖員決定請專家來釋疑。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官青杉副研究員就澄清,過去將鳳梨製成罐頭外銷的年代中,農民確實比較常在採收前於果實表面噴灑生長調節劑,但是現在皆種植改良的品種,噴灑藥劑反而容易破壞品質。所以鳳梨外皮麟目、鳳梨心的大小粗細常常是因為品種而有差異,未必是生長激素造成。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葉綠舒教授則表示,一般來說,當我們提到「植物生長激素」,指的就是「吲哚乙酸IAA」,它有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穩定功效,是一種小分子的化合物;而「動物生長激素」,如果以人體生長激素為例,它是一種由191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前者是幾十個原子構成的小東西,後者則是數千個原子結合的大東西,兩者怎麼會一樣呢?說得更清楚一點,植物生長激素不可能具有動物生長激素的活性,因此植物生長激素對人體的賀爾蒙不會產生如新聞所說的誇張影響。
反過來說,若依報導邏輯,吃了含有天然生長激素的水果不就也會性早熟?顯然這是說不通的。
- 科學疑點二:香蕉可以泡藥水嗎?
該新聞報導除了染指鳳梨之外,在新聞的後半段,還拖著香蕉一起下水:「(香蕉)皮黑了柄梗還『白帥帥』,怪怪的,因為泡了催熟藥水,就怕藥水殘留在香蕉皮上,一剝沾在手上,又間接進嘴裡。」
但是,香蕉泡催熟藥水,這不會讓香蕉爛掉嗎?要泡多久才能讓香蕉外觀美麗、好吃、又不會過爛?後來解剖員看到農委會農試所的澄清新聞稿,所有疑惑才一掃而空。
農試所在澄清新聞稿中提到,目前國內催熟香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乙烯產生器讓酒精脫水轉變成「乙烯氣體」,另一種是用電石加水產生「電石氣」(乙炔氣),絕對沒有利用藥水催熟香蕉的方法。另外,關於蒂頭是黑、是白這件事,農試所也說了,香蕉蒂頭和果皮變黑是自然、正常的現象,為了防止蒂頭變黑,在修整蒂頭時會讓切口平滑,果商販售時往往也會將變黑的地方切除,蒂頭自然就不會有變黑的情況。所以新聞中提到的「柄梗白帥帥」一點也不「怪怪」喔,更和什麼催熟藥水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不過也感謝這則烏龍報導,讓解剖員認識了香蕉催熟的方法,真是難得的「看新聞長知識」!剖析完科學上的疑點後,我們再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 媒體疑點一:媒體、專家,是誰有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整件新聞事件的始末,根據華視接受「上下游News&Market」採訪時的說法,當時一開始是水果攤販提出這樣的疑慮,再加上有觀眾反映植物生長激素可能會影響動物,結果在還沒有進一步查證下就製播了這一則新聞。
在這則電視新聞報導中,記者採訪了一位「食物專家」,專家說:「鳳梨心太大有可能比較容易有生長激素的問題。」「比方說蒂頭還是很青綠、很脆青、很乾淨、很白,然後這裡已經都黃了(香蕉皮),就表示說這裡有可能已經泡到藥水了。」
這則新聞一播出,也馬上讓這位食物專家嚐到媒體帶來的負面效應,立即遭到果農、網友的猛烈回應,而在農委會出面說明的隔天,該位專家也在Facebook上自清,直指採訪內容並非其原意,而是遭到扭曲。但眼尖的網友發現到該食物專家在自家販售無毒商品的網站上,有一篇2014年7月10日發表的〈7種常見水果的潛藏危機~挑選有技巧,避免買到問題水果〉,前兩點就是香蕉、鳳梨,書寫的內容和新聞報導相去不遠,那麼,究竟是媒體曲解專家的意思,使得專家蒙冤受屈?還是專家知識不足,讓媒體做出錯誤報導?大家或許可以自行判斷。只是在製作這則新聞的當下,媒體藉由採訪專家來獲得新聞的可信度與專業性,而專家藉此也可提高知名度,彼此受惠,這應該是很清楚的。
農試所的官青杉副研究員是研究鳳梨的專家,他認為新聞報導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媒體採訪的「專家」有時候並不見得是最適合的人選,他們也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但並不一定適合回答所有相關的問題。所以如果你常常在媒體中看見「這個能回答」、「那個也能回答」的萬能專家,建議還是要小心為妙。
- 媒體疑點二:撤下新聞=負責?
整起事件大致上就如前述,我們再來想一個問題:媒體遭到質疑後,立刻撤下新聞,這樣就算是負責了嗎?
媒體一鬧烏龍,就緊急撤下新聞的案例可不只這一件,2015年3月2日的「恐龍彩色羽毛事件」就是經典案例,新聞下架後,當事人的信譽也毀了。在「上下游News&Market」採訪華視的報導中也提到,這不是華視第一次出包,在去年3月接近蓮霧產季時所報導的〈水果染色添賣相 吃下肚恐洗腎〉,就曾使得水果生意受了影響。
NCC表示並不會裁處下架的新聞,那麼,媒體就可以「大街罵人,小巷道歉」嗎?可以不用經過查證就報導嗎?但很不幸的,國內媒體似乎熱衷這樣戲劇性的描述口吻,越誇張越容易引人注目,有的甚至還成為談話性節目的最佳主題。
官青杉副研究員提到,就其長年觀察,農產品在接近產季時,會比較容易引起媒體的關注,而媒體在製作新聞時偏好採訪專家,但是報導內容是否可以呈現專家完整的意思就很值得商榷。可見媒體總是不脫「嚐鮮」跟「獵奇」的本質,「專家」常常也不過就是他們在急就章之下的墊背。只是目前仍無法可約束媒體的報導內容,還是要請廣大的閱聽大眾睜大雙眼、擦亮眼鏡、保持敏銳度,小心服用各家媒體的報導,不要媒體一丟出「勁爆」的新聞時就隨之起舞,或在網路平臺、通訊軟體盲目轉載和分享,一不小心就成為「不負責」的幫兇。
解剖總結:要小心獨家新聞!
在這個事件中,媒體一開始未經證實就輕率報導新聞,還打著「獨家」的招牌;在遭到各界質疑、糾正後,又迅速撤下新聞,道歉了事。不僅沒盡到篩選、檢視新聞的責任,還一再製作類似的錯誤報導,引起民眾不必要的擔憂,真是太不應該了!
只是,乍看鬧得滿城風雨的鳳梨新聞,其實早在前幾年就已經被報導過了(遙望)。2013年6月18日,中天新聞報導:〈一眼挑中甜木瓜 選「無生長激素」鳳梨〉,新聞的後半段就是告訴觀眾如何挑選「無生長激素」的鳳梨。2013年11月17日,三立新聞也有相同的報導:〈鳳梨又大又甜?當心加了生長劑〉,報導中提到:「生長激素吃太多,不只男孩子會性徵不明顯,還可能讓小孩子發育成長停滯。」症狀又和此次出現的「性早熟」大不同,如此說法不一,媒體業者都有弄清楚嗎?總之,綜合以上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0顆骷髏頭。
內容來源=《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由方寸文創提供
延伸閱讀:
▶人工催熟的水果到底能不能吃?
▶綠頭香蕉是否有毒勿吃!!??
▶吃香蕉會致癌?什麼是天然輻射?
科學新聞解剖室
以推動優質科學傳播工作為己任的科學新聞監督平臺,結合了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專家及義工,目的是用一般民眾都能理解的語言,帶領大家推敲科學新聞的疑點,鼓勵大膽懷疑眼前的科學新聞,避免錯誤報導繼續蒙蔽我們的視聽。
【官網】scienceanatomy.blogspot.tw/p/blog-page.html
【專欄】pansci.asia/archives/author/sc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