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後疫情時代,夜市即使重新營業,受防疫政策規定下,也暫時無法重回疫情前內用及邊走邊吃逛夜市的情景,為了因應外帶、外送需求增加,以往車輛難以進入的夜市也需要進行道路通行的人車調整。
採訪·撰文=謝承學
「夜市附近很難停車,搭捷運去吧。」台灣各地夜市往往人潮眾多、交通動線凌亂,特別是位於市區的夜市,更是讓「開車去夜市」成為不可能的任務。然而,這一切卻在疫情後有了改變,只能外帶使得夜市如何做車流管理,也成為一門學問。
夜市街區以行人徒步為主,車輛通行不方便
台灣夜市多數位處開放場域,由攤販集中聚集在一區之間,由街區群聚成市,且多半是在特定時間、特定街道上營業,例如台北寧夏夜市、饒河夜市、基隆廟口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等都是如此,也就是因為營業場地在主要交通要道上,當假日時往往造成周邊道路壅塞,開車去夜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除了營業地點的因素,台北市市場處副處長高群荐表示,夜市其實就是商圈的一種,商圈與夜市相輔相成,有商圈就會有攤販聚集而形成夜市,而夜市由於人潮多也會吸引其他店家進駐,因此台灣有許多所謂的「夜市商圈」,而之所以能形成夜市商圈就是因為人潮,但人潮多之後,一方面車輛難以通行,且為了行人安全,甚至會將道路封閉或規劃為行人徒步區,導致車輛只能繞道而行。
防疫以外帶為主,如何快速買了就走成為考驗
為了民眾安全,平常時候車輛難以通行、設置徒步區是合乎情理的,但在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原本未規劃車輛通行的道路規劃,反而成為外帶的阻力。
由於疫情尚未完全根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2021年7月4日公布夜市五大管理要點,其中就嚴禁邊走邊吃、試吃等行為,並呼籲民眾減少停留時間,高群荐也認為,即使全台解封後,為了防疫仍會維持較少人潮。換句話說以往邊走邊吃「迺夜市」的情況短期內恐怕較難看見,取而代之的是以外帶為主的消費形式。
如先前所述,台灣除了在特定土地集中擺攤的夜市,如台南花園夜市等,大多夜市皆為徒步區,行人徒步區設置的相關規定通常由地方政府相關單位制定辦法來執行,以台北市為例,便是由都市發展科局作為主管機關。
雖然根據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資料指出,台北各大夜市並非法規定義上的行人徒步區,只是在實際運作上在夜市營業時間管制僅仍開放行人徒步。
然而,在疫情期間,人行的需求降低,反而外帶、外送的需求增加,因此原先規劃的行人徒步區勢必要進行調整。
在疫情下,徒步逛夜市的人減少。台南市小北觀光夜市不再禁止汽機車進入,騎車進夜市、快速拿了外帶就走,也是一種變通的得來速。(張偉明攝)
徒步區因應疫情彈性調整 寧夏夜市推出「得來速」車道
至於既有徒步區是否能因應疫情彈性調整,高群荐指出,這部分由各夜市自治會自行決定,可以因應疫情進行調整。
那麼如何在既有攤商規劃下,調整夜市車流呢?台北寧夏夜市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
寧夏夜市觀光協會榮譽理事長林定國表示,寧夏夜市不像西門町、華陰街,是正式的徒步區,但依然為時段性的徒步區,每日下午4點半前車輛都可以自由通行,之後才開始擺攤營業。
但是在經歷2021年疫情自主休業50多天後,寧夏夜市原本每天下午4點半之後禁止車輛進出,但重新開市則調整道路規劃,推出全台第一個「得來速」夜市。
寧夏夜市在疫情期間,將原有的攤販和步行區中的其中一部分改為得來速車道(道路左側),既可確保行人安全,也能顧及外帶需求。(圖片來源:寧夏夜市提供)
寧夏夜市在恢復營業期間,僅開放道路一側擺攤,而除了中間的人行區外,另一側則改為得來速車道,一方面可以確保行人用路安全,另一方面又能消化隨著疫情增加的外帶、外送車流。
寧夏夜市是全台首波重新營業的夜市之一,高群荐特別指出,台北市市場處在視察時,除了要求口罩、護目鏡、實聯制等防疫措施外,他認為車流管理如寧夏夜市的得來速,某種程度上也是強化夜市防疫的工作。
台灣夜市大多動線混亂 重新開業前就應思考如何因應車流需求
「台灣夜市大多都動線混亂。」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李培芬認為,疫情是夜市業者思考如何改善、調整的最佳時機。事實上對夜市攤商而言,夜市動線管理不只是「應該改善」,而是「必須改善」,尤其後疫情時代即將到來,何時能再恢復「迺夜市」的情況誰也不確定,但確定的是外帶、外送需求將持續增加,不趁此機會籌備外帶車輛動線,不止無法因應微解封的外帶需求,更無法趕上外送商機。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支付升級】怕接觸!行動支付正改變夜市收現金習慣
▶社群行銷、行動支付與外送平台,新加坡小販靠這三招挺過疫情衝擊
▶夜市微解封憂大於喜?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