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工業用色素蘇丹紅在台灣法規限制屬於「零檢出」,因此只要有檢出就會違法。但違法是一回事,是否會在健康上造成「危害」則須根據嚴謹的科學證實才能下定論。台灣許多媒體以「毒辣椒粉」、「致癌物」等誇大字眼報導,容易使民眾恐慌,使得大眾對蘇丹紅的恐懼超脫了科學理性的理解,並淪為情緒性的發洩和政治角力的工具。

撰文=編輯部

蘇丹紅風波出現後,民眾對於工業原料摻混進食品中感到人心惶惶,染「紅」範圍的不斷擴大也廣泛地引起了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焦慮和恐慌。然而,在日復一日的新聞洗版之下,大眾是否真的有對蘇丹紅色素的風險和危害性建立起正確的認識?民眾真的知道自己害怕的是什麼嗎?除了恐慌的情緒之外,民眾是否有從媒體報導接收到科學理性的資訊?

在媒體上我們可以看到報導說明檢出的含量,例如最低檢出青辣椒粉含4ppb的蘇丹色素3號、最高檢出青辣椒粉含24ppb的蘇丹色素3號的說法。但是,4ppb和24ppb的數值究竟該如何解讀?在一串串的資訊流沖刷過後,一般民眾的腦袋裡對食安議題留下來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訊息?

ppb、ppm到底是什麼概念?量有多少?

ppm和ppb都是屬於「濃度」的單位。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濃度單位是百分比%(100分之1),而其實ppm、ppb和百分比%的概念非常相似,只不過ppm和ppb比百分比%還要小,ppm是 part(s) per million(100萬分之1)的縮寫,ppb是 part(s) per billion(10億分之1)的縮寫。以濃度把三者由高至低排列,順序即為:百分比%(100分之1)>ppm(100萬分之1)>ppb(10億分之1)。

若要以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來理解ppm和ppb的濃度,1ppb大概可以想像成把一小匙 (2g) 的蘇丹紅色素倒進裝滿水的標準游泳池 (水體積為2000立方公尺,即2000噸升水)後的濃度。

「違法」vs「危害」的區別

由於蘇丹紅屬於工業用色素、不得添加在食品中,在台灣食品法規上規定檢驗數值為「零檢出」,因此只要有檢出,在數值上就會大於零,進而造成違法。但違法是一回事,是否會在健康上造成「危害」則須根據嚴謹的科學證實才能下定論,將「違法」直接和「危害」劃上等號為過度且不當的推斷。

話雖如此,在實際層面上,層出不窮的食安新聞卻會為民眾帶來危機四伏的不安體感。在蘇丹紅事件中,面對蘇丹紅流向連環爆的新聞轟炸,民眾為了自保普遍出現了「暫停吃辣」的風潮,連聲明使用自製辣椒醬、絕無添加辣椒粉的店家生意都受到嚴重波及,顯然民眾的擔憂已經超越了蘇丹紅事件本身,而上升到了對辣椒相關食品和餐飲業整體的不信任。

而關於濃度和劑量,由於辣椒粉原料會被再製成湯品、調味料等加工品,且調味料一般也不會在食品中占太大比例,若誤食含蘇丹紅辣椒粉的食品時,真正被人體吸收的劑量又會再更微量。因此,建立對「劑量多寡」的認知,是理解蘇丹紅危害性的第一步,用不著因為看到新聞播報違規檢驗結果不斷新增,就過於膽戰心驚。

十億分之一的濃度,十億分的恐懼?

因為不屬於食品,食用蘇丹紅對人體的危害性目前缺乏實際的研究數據,面對不確定性而產生恐慌反應也算是人之常情。然而,當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許輔表示,「對於蘇丹紅、咖啡、茶等物質,在國際上都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三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風險未定」時,原本欲安定民心的言論卻遭到猛烈的砲轟,甚至有南投縣立委游顥將該論述批為「放毒行為」,表示將三者類比的行為將會影響到南投茶農生計。

但回到上述違法與危害的區別,IARC所公告的致癌物清單是集結許多研究結果,並廣邀科學家共同討論分類而成,第三類致癌物是所有等級中品項最多的,茶和咖啡的確列名其中,許輔依照科學證據所做的說明並沒有錯誤,卻被再度誇大為「放毒」。

這不禁使我們要去思考,為何蘇丹紅檢出量低、且未被科學證明足以對人體達成風險性高的危害,但仍然造成了不成比例的恐慌?這些非理性的恐懼到底從何而來?

恐懼都是被「報」出來的!台灣媒體對風險的過度呈現

在食安事件中,民眾的感性往往跑得比理性還要快。這是由於食品安全牽涉的知識門檻高,資訊難以有效被轉譯並傳達至常民層級。比起矇上了一層學術面紗的理性科學論述,面對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食安議題,感性論述的渲染力往往更快更強、也更容易被一般大眾消化吸收與再製。

但與此同時,在面對食安議題時,缺乏專業知識的一般民眾難以憑一己之力辨明是非,因此社會大眾十分仰賴科學權威和專家的判斷,此時媒體的報導角色便成為人們感知風險的重要管道。然而,根據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廣告學系特聘教授陳憶寧的研究,閱聽人越常接觸新聞媒介,便會越感覺世界危險。

同時具有生物病理學和傳播學背景的陳憶寧,以「台灣人的風險感知與傳播」為研究主題,於2011年至2018年針對食品安全、對風險的了解程度、不確定感和產生的恐懼進行了多次研究。陳憶寧發現,台灣人性格謹慎,相較於其他國家有極高的風險意識。然一體兩面地,當食安事件出現時,這種高度的風險意識和密集的關注也會讓緊張的氣氛加速升溫。陳憶寧在2011年的研究中表示,風險傳播有兩大面向,一是為了警示大眾,二是為了使大眾冷靜。然而,台灣的新聞媒體常有過度呈現風險的傾向。

以2024年的蘇丹紅風波為例,多家媒體以「致癌物」、「毒辣椒粉」、「毒調味料」、「放毒」等誇大字眼為標題,形容被驗出蘇丹紅辣椒粉的流入市面有如毒物亂竄。但承前所言,蘇丹紅對人類的毒性是尚未被證實的,然台灣多數媒體與眾多網紅未選擇聚焦於科學化研究數據的呈現,反將報導著重於強調「致癌」和「毒性」的風險,如此搶收視率、點擊率的作法只會徒增民眾恐慌,而無助於累積正確的知識並產生有效對策。

尖角效應:蘇丹紅是惡魔,還是情緒發洩的替死鬼?

在媒體的選擇性呈現之下,對風險的過度強調使得大眾在認知上產生「尖角效應」的偏誤。尖角效應又作「反光環效應」或「魔鬼效應」,這種認知偏誤來自於對事物的某一負面特徵的放大,導致人們對其它特徵的判斷產生負面偏差。

在食安事件爆發時,我們總是能看到台灣媒體的報導焦點,在短時間內從一開始以科學角度對數據資訊或實際案例的呈現,不久後便會轉移到情緒性的發洩和政客名嘴的政治角力。

那麼,為什麼專家學者在食安事件中無法掌握最終話語權,並將科學事實有傳達給社會大眾?這其實可以用陳憶寧研究中所使用的媒體「時新性」概念來解釋。由於科學研究須經嚴謹和長期的證實,講求點閱數、話題性和流量的媒體更傾向被情緒張力滿點的政治口水戰吸引,而進行報導取材。相較之下,更新速度慢科學研究便容易受到媒體冷落。待大眾對議題的關注度逐漸飽和過載後,便難以再容下新資訊。因此,時新性敏感度高的媒體與閱聽特性,便使得在食安議題中,政治最後總是會比科學還大聲。

回歸科學理解:超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至此,對於蘇丹紅色素在辣椒粉等調味料中檢出超標的真相是什麼,應已相當明確。「超標」是屬於台灣現行法律對蘇丹紅「零檢出」規定的行政管理依據,而實際檢出的超標劑量,不等於就有立即的「危害標準」,直接將蘇丹紅視為致癌物是過當的理解,媒體報導採用「有致癌可能」或「疑似致癌物」的說詞會較精準。

而就科學角度而言,所謂的「零檢出」其實並不能被解讀為「沒有添加任何有害物質」、「有害物質含量為零」。由於不同的檢測儀器和檢測方式有不同的敏感度,能夠檢測出物質的最低含量——也就是偵測極限值也會隨之不同,零檢出並不能代表「有害物質含量為零」。因此,「零檢出」就科學邏輯而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比較正確的說法應是:該物質的含量趨近於零,無法被機器偵測出來,因此稱為「未檢出」其實會更為恰當。於是,當「有害物質含量為零」已被證明為錯誤期待時,面對超標但不致危害的檢驗結果,便不必產生出「非0%即100%」、非黑即白的極端反應來嚇人嚇己。

當對超標、危害標準和劑量之間的關係建立起了正確的科學認識後,便不必對誤食含蘇丹紅辣椒粉相關食品的風險產生過度的擔憂和恐懼。在論及食物有沒有「毒」時,務必不可跳脫「劑量問題」來談,才是有意義的討論,否則萬物在達到過量後,皆有可能成為危害致命的「毒」。在討論毒性和危害性時,劑量的多寡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參考資料

陳憶寧(2011)《美國牛肉進口臺灣危機中的媒介使用、政治信任與風險感知的關係》。〈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十七期。

延伸閱讀

從蘇丹紅到米酵菌酸事件 你因此不吃辣也不吃粿條了嗎?
【認知衝突】蘇丹紅與茶、咖啡同被列為3級致癌物的意思是什麼?不需聽到「致癌」就恐慌!
「零檢出」其實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