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要使植物肉成為亞太區飲食常態,如何迎合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創造更多樣化、在地化的產品,並善用亞太區多元及多產的農業優勢,以降低植物肉價格,將是植物肉成為亞太地區新世代日常的關鍵!

撰文=黃君正(歐睿國際分析師)

北美及西歐是「新世代」植物肉的搖籃及兩大市場,植物肉大亨如「Impossible Foods」及「Beyond Meat」,以色香味皆接近牛肉的素食肉排及漢堡產品,穩紮於這兩個市場。有趣的是,明明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在亞太區大行其道,消費者對豆腐及它的衍生產品再熟悉不過,理應對性質相近的植物肉也有很高的接受程度,但這些品牌暫時在亞太區的零售及餐飲滲透均很有限。究竟這些植物肉品牌在亞太區市場遇到什麼障礙?它們在亞太區應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1、「可持續性」植物肉 對亞洲消費者吸引力有限

比起歐美這兩個植物肉發展蓬勃的經濟體系,亞太區的人均收入較低;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2019年亞太區糧食不足人口比例也遠高於歐美。同時歐睿國際的生活方式調查亦顯示,亞太區有31%消費者願意付更高價錢購買更具健康和營養價值的包裝食品,比全球平均高足足6個百分點。換言之,在較有限的經濟及糧食資源下,亞太區消費者較著重食品的營養成分。相反,考慮食品的可持續性,對亞太區消費者而言便較為奢侈。因此,植物肉減少水土污染及利於動物權益的魅力,在亞太區便難以吸引普遍消費者。

素食牛肉難以融入亞太區飲食文化

除了社經狀況,產品是否符合消費者飲食習慣也是一大因素。大部分亞太區國家的人均豬肉消耗量均高於牛肉,中國、日本、泰國及新加坡的豬肉及牛肉消耗更是七三或八二之比。但由於西式植物肉多以素食牛排、漢堡及牛肉腸為主,而這些食材並非亞太區家庭用以煮食的主流,所以這些西式植物肉的運用亦相對有限。

針對這兩大難題,植物肉品牌其實可分別從生產鏈及產品研發出發,開拓亞太區市場。

2、緊握亞太區農業優勢 善用多元植物蛋白

亞太區長久以來的植物性飲食,多依賴大豆及麩質(gluten)蛋白。但其實亞太區的農業生產豐饒且多樣化,區域盛產的豌豆、大米及火麻(hemp)等農作物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適用於製造植物肉。

近年,豌豆成為不少全球植物性食品及原料生產商的新貴,2015~2020年間全球豌豆蛋白的零售銷售量複合年均增長率達22%,成長速度遠高於其他植物性蛋白。中國及印度是豌豆生產大國,能為亞太區提供量多價低的植物肉原料,因此豌豆蛋白在亞太區也有巨大潛力。在中國快速崛起的植物肉品牌如「珍肉」及「齊善」等,便已採用豌豆蛋白製造植物肉腸及肉餡。


亞太區的農業生產充足及多樣化,除了能降低植物肉的製造成本及價格,更易於生產商混合多種植物性蛋白,提供更完整及均勻的氨基酸,以促進消費者多方面的健康。愛爾蘭食品生產商「Kerry Group」就擁有一款名為「ProDiem」的植物性蛋白產品,融合了豌豆及大米蛋白,堪稱含有「完全蛋白質」(即富含全部9種「身體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亞太區的農業優勢,利於生產商製造蛋白質完整的植物肉,打破過往植物性飲食被認為營養攝取不完全的迷思,有助亞太區消費者更接受植物肉。

3、推出在地化產品 迎合飲食文化與締造新鮮感

豬肉是亞太區消費者食用的主要肉類,植物肉品牌若想把產品融入消費者的日常飲食中,以豬肉為主軸進行產品創新是一大要素。例如素食豬絞肉的運用廣泛,可製成肉丸及餃子,或伴著炒菜和麵食一起吃。這些都是亞太區的常見菜式,所以容易與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產生共鳴。

源自香港的植物肉品牌「OmniPork」,是亞太區植物肉在地化的成功例子。除了擁有比真豬肉更健康的植物豬絞肉產品,OmniPork更積極於產品創新,在2020年5月推出全新素食午餐肉。新產品比豬肉製午餐肉的熱量、脂肪及鈉含量更低,且不含膽固醇,更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鉀及鈣,可謂將這種傳統放縱式食品徹底改革,引起一波嘗鮮的熱潮。而且它的成分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成為不少素食人士在家快速煮食的方便之選。

植物肉得再轉型才能打入亞太區素食文化

植物性飲食在亞太區源遠流長,消費者對植物肉的開放態度,為植物肉品牌在亞太區提供無窮的潛在商機。要使植物肉成為亞太區飲食常態,關鍵在於如何迎合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以及善用亞太區多元及多產的農業優勢,大大降低植物肉的價格,便能將植物肉塑造成新世代的新日常!

【本文由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授權刊登】

延伸閱讀
比爾蓋茲和李嘉誠都是大股東!植物肉帶動熱錢滾進、引爆話題的魅力在哪?
無肉潮話題!誰是植物肉社群話題王?
植物肉比真肉營養嗎?小心掉入這4個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