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潔淨標示的一部份概念為減少食品中所使用的添加物,此方法能否有效改善台灣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目前尚未有定論,但最重要還是食品業者對於其原料與製程的謹慎控管。

撰文=黃宜稜

潔淨標示一部份概念在於使用天然原料取代食品添加物,讓成分標示達到天然、潔淨的目的。有鑒於國人對食品添加物的恐懼,當潔淨標示的概念傳進台灣後,部分食品業者便將此作為產品開發的目標之一。然而,潔淨標示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以歐盟為例,即使產品中仍含有少許的添加物,依舊有機會獲得潔淨標示的認證,而在台灣則連相關的認證單位都沒有。

在國內食品業者尚因定義不明,感到無所依循時,老字號品牌「聯華食品」決定採取最嚴格的方式,研發全天然、無添加的產品,力求做到更徹底的潔淨標示。考慮到會優先挑選潔淨標示的消費者,通常對於健康的重視度較高,因此聯華食品便以一向主打「健康」的萬歲牌堅果飲作為先鋒。但是,要製作出全天然、無添加物的食品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在全天然產品的研發過程中,聯華食品面臨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如何維持沖泡飲品的香氣?由於不能使用添加物,香氣必須完全來自於原料本身,因此在原料的挑選上非常嚴格,通常會選用芝麻、紫米、紅豆等只需簡單炒焙後,便可散發出獨特香氣、沖泡後也能擁有天然色澤的原料。

此外,純天然的穀粉、奶粉沖泡時不易溶解、難以攪拌均勻,因此業者多會添加非天然的原料如麥芽糊精等作為助溶劑,讓消費者在沖泡時可以輕鬆攪拌、溶解,而不添加助溶劑便會面臨飲品難以沖泡的問題。在研發過程中,聯華食品曾經嘗試增加糖的使用量,因為糖屬於天然的原料,並且可以有效幫助飲品溶解、好沖泡。然而,近幾年民眾非常注重食品中的糖含量,許多單位也致力於推動減糖計畫,因此增加糖的使用量顯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為了改善上述兩個問題,聯華食品耗費許多心力去研究、改良,除了嚴格控管原料,確保其來源都是天然、無添加之外,對於原物料的研磨方式、炒焙的時間,以及不同原物料的搭配組合,都是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後,累積經驗才能製造出天然無添加但又好沖泡、保留原料原始香氣,並符合市場需求的穀粉產品。除了全天然堅果飲之外,聯華食品研發處處長楊朝棋表示,目前有制定三年目標,預計每年在潔淨標示的部分增加一定比例的產品。

對於每年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許多業者與民眾皆認為潔淨標示能夠有效減少此問題的發生,但楊處長表示最根本的問題仍然在於原料的來源與製程的控管。以聯華食品為例,從十幾年前便導入國外的電腦系統,針對旗下產品的原料做控管,現在更搭配追溯追蹤系統,從每批原料的來源、使用於哪些產品、到最後流向哪些通路皆可掌握。此外每包產品的包裝上皆有放置「聯華安心履歷」的QRcode,只要消費者一掃瞄,便可以清楚瞭解此項產品的原料以及其檢驗報告。

此外,由於各國對於天然的定義略有差異,以迷迭香萃取物為例,在美國即使萃取過程中有使用化學溶劑,只要最終產品沒有驗出化學殘留物,即可稱為「天然」。但是,聯華食品在純天然系列所採用的原料,皆以最嚴格的標準挑選,堅持每項原料只採用物理性處理,這也是為什麼符合潔淨標示的產品,單價會比同類型的其他產品高。

潔淨標示能否成為台灣食品業者的希望曙光?是否當產品中的添加物減少,便能有效地降低食安事件?這些目前或許都還是未知。但以食品業者來說,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原料與製程的謹慎管理,而對於無添加物的產品如何維持其品質,也一再地考驗著食品製造的技術。以消費者的角度而言,主打全天然、無添加的食品,其增加的成本最終會導致銷售端的價格升高,是消費者無法避免的議題;此外,在選購食品時觀看其成分標示,了解自己吃下去的到底是什麼,也是消費者必須學習的課題。

延伸閱讀:
回顧歷年食安事件:了解四大違法添加類型
甫洲米食研發經理張志豪 負面報導逼自救求活路
廖啟成:食安問題是產業創新的動力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