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乳業自1955年發展至今已60年,生乳年產量超過30萬公噸,期間經歷3次產業危機,近年再次因牛奶產業風波不斷,消費者轉而選擇外國鮮乳,鮮乳進口量近3年增加超過2倍以上,成為國內酪農隱憂,可說是產業的第4度危機。
專題企劃=林玉婷、黃齡誼
撰文=黃齡誼
近年,關於牛奶的各種議題討論熱度始終不減,從生長激素、抗生素等藥物殘留的錯誤報導,到有網友把台灣鮮乳稱為「化工乳」,都僅只於散播謠言的程度,而未提出具有公信力的證據,卻使得消費者對於台灣鮮乳的品質失去信心。其實,台灣的鮮乳產業不是第一次面臨產業危機,究竟台灣乳業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就讓《食力》帶您一起回顧。
我國政府自1955年開始發展乳業,至1964年台灣生乳產量已突破1萬公噸。但1965年因開放乳粉進口導致國內生乳滯銷,是第1次乳業危機;生乳產量的成長率由1965年的20.98%跌至1966年的1.35%,1967年甚至為負成長。為此,經濟部頒布〈乳業改進原則〉,對進口乳製品徵收「乳業捐」,專款專用於台灣乳業發展。在大量資金挹注下,台灣乳業得以繼續成長,1972至1974年,政府更陸續於23個鄉鎮設立乳業專業區,帶動台灣乳業邁入機械化,1973年生乳產量的成長率高達64.14%。
為了讓乳牛持續泌乳,酪農多採用人工配種方式,使乳牛懷孕、生產小牛後分泌乳汁,公牛對酪農戶來說沒有用處,若乳牛生出小公牛,酪農會將小公牛售出。但當1975年政府開放冷凍牛肉進口之後,導致國內肉牛價格嚴重下跌,間接影響酪農販售小公牛的收益,再加上飼養成本上漲,造成許多酪農入不敷出、紛紛放棄從事酪農業,形成第2次乳業危機,使生乳產量於1976年下降了1千公噸。於是,政府協調乳廠與酪農,建立了使用至今的「保價收購系統」,才使酪農願意繼續經營。
保價收購
以一定的「保證價格」來進行收購,以保障農民權益。生乳的保證價格是由乳品廠、酪農及專家學者代表,組成「生乳價格評議委員會」,定期開會進行調整。
1984至1988年,為因應市場需求,酪農紛紛擴大規模,每年生乳產量成長15~32%,於1986年突破10萬公噸。但2002年我國加入WTO,對農業產生全面性的衝擊,乳品廠面對國際市場競爭,收乳意願降低,加上飼料、人力成本提高,造成許多酪農停止經營或轉型,為第3次乳業危機;2002年至2005年,生乳產量大跌5萬公噸。不過隨著超商咖啡風行、鮮奶需求量增加,又加上2008年中國毒奶事件後,消費者對奶精、奶粉的使用需求也轉移至鮮奶,生乳產量漸漸回升。
另一方面,受2013年備受爭議的商業周刊「牛奶駭人」報導及2014年開始的林鳳營抵制風波影響,近年持續有許多關於牛奶的謠言出現,打擊消費者對國產鮮乳的信心,進口鮮乳也在此時趁虛而入。就整體市場供應量來看,2015年台灣國產鮮乳產量約為32.6萬公噸,進口量則有1.8萬公噸,雖然相差仍有18倍之多,但2015年的鮮乳進口量快速成長,比2012年多出2倍以上。
雖然目前尚有關稅配額(TRQ)制度保護本國鮮乳,超過配額的進口鮮乳會被課以高關稅,但會逐年開放配額。2015年12月的農委會期刊文章中也提到:「(雖)短期間不致衍生明顯的市場版圖變化,但多樣性之進口鮮乳產品將形成賣場排面之廣告效應,恐吸引國人口味的嚐鮮與改變......」以往進口量皆不到關稅配額的一半,但這兩年皆於7、8月旺季即超過關稅配額的9成,也使酪農備感威脅,可謂第4次產業危機。而這也間接促使小農牧場的興起以自救。
目前,台灣每年的生乳產量有30萬公噸以上,據2015年12月農委會期刊文章所引用的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調查推估,目前生乳約有85%是製成鮮乳,而鮮乳中又有近3成進入業務通路,如手搖飲店、咖啡店、便利商店、餐飲業等,可見鮮奶為台灣牛乳產業的最大宗。而面對近年的社會氛圍及全球化的趨勢,台灣鮮乳產業要如何因應種種內憂外患,也是對酪農及乳品業者的一大考驗。
延伸閱讀
▶酪農何去何從?陳明汝:要本土化、自動化、差異化
▶市售牛乳百百種 《食力》教你怎麼分!
▶外國的鮮乳比較純?加熱殺菌方式影響口感
▶台灣鮮奶都是化工奶且有藥物殘留?假的!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台灣乳業簡介及彰化酪農發展史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台灣乳業回顧史
▶農委會:推動廠農契約產銷 健全國產乳品產業鏈
▶畜試所:乳牛產業資訊分析
▶東森新聞:食安風暴衝擊!進口鮮奶需求增一倍
▶農委會:廠農合作歷程、契約產銷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