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每年各地幾乎都會傳出禽流感疫情,主要是與候鳥遷移有關,每年冬天候鳥在遷移過程容易感染各地的病毒,並將這些病毒傳播出去,隔年夏天候鳥回到北方繁殖,又會造成不同地區的病毒在此交叉感染。
撰文=黃宜稜
禽流感疫情尚未結束!2017年4月4日雲林縣與屏東縣又撲殺了約3萬隻雞,同月6日嘉義縣朴子市的養雞場也因傳出疫情,而撲殺了近萬隻雞,種種跡象都顯示禽流感並未遠離。
其實不只台灣深受其害,就連鄰近的日本、韓國與中國,甚至遙遠的歐洲也無法倖免,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幾乎每年各地都會傳出禽流感的疫情,尤其是秋冬之際更是禽流感爆發的高危險期。為什麼每年都會有禽流感呢?禽流感到底是如何傳播?其實這一切都與候鳥的遷移有關。
禽流感顧名思義就是禽類之間的流行性感冒,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並分為許多亞型,這是因為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套組分成8段,每段各自調控不同的蛋白成分,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負責調控病毒表面的血球凝集蛋白(Hemagglutinin,共有16型)與調控病毒被膜的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共有9種),而禽流感病毒的亞型就是由這2者交叉排列組成。
禽流感的傳播與候鳥遷移有關
至於為什麼禽流感的傳播與候鳥遷移有關呢?全球候鳥遷移區共分為9大區域,每年夏天時候鳥會聚集在北極到西伯利亞一帶繁殖,而到了秋冬之際,候鳥各自飛往南方的9大遷移區過冬,在遷移的過程中,候鳥會沾染到不同地區的禽類病毒,再帶往南方的國家,因此讓南方國家有爆發禽流感的疑慮,爾後到了春天,9大遷移區的候鳥再度飛回北方,又會造成不同地區的病毒在此交叉感染,冬天遷移時又將新的病毒帶向南方,這樣的循環模式即為造成每年都傳出禽流感疫情的主因。
其實大多數的禽流感病毒是無毒性(avirulent)或低傳染力(LPAI,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所以被感染到的候鳥並不會發病,在外觀上是看不出來的。而根據以往的案例,這些病毒傳染到南方國家所飼養的鴨鵝等水禽時,水禽也同樣不會發病,但若是傳給雞、火雞等陸禽,這些病毒可能會發生基因重組或突變,此時就有機率轉變成高傳染力(HPAI,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的禽流感病毒,因而在禽類之間造成重大疫情,目前只有H5與H7亞型則發生這種狀況。
不過2014年起台灣就發生多起水禽感染禽流感進而造成異常死亡的案例,根據台灣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教授的推測,應該是禽流感病毒再度變異,加上台灣的水禽飼養大多為開放式,更容易造成候鳥身上的病毒傳到水禽身上。此外由於台灣地狹人稠,每家養雞場的距離大多非常接近,且在部分地區還會出現雞鴨混合養殖的情況,都是造成禽流感病毒交叉感染、快速傳播的原因。
禽流感會傳給人嗎?
不過禽類之間的禽流感要直接傳染給人類其實也不簡單,根據近50年來的記載,主要是因為人和感染禽流感的禽類過於密集的接觸,並感染到大量的病毒才會發病,例如第一線的防疫人員,或是以往傳統市場衛生條件較差、空間過於密閉,如果禽類身上有帶有高傳染性的病毒,就有可能會造成禽傳人的危險,這也是為什麼要禁止在菜市場現宰禽類,因為在宰殺的過程中,大量的病毒可能隨著血液飛散到人體,造成感染的危機,不過這些病毒幾乎沒有發生人傳人的案例。
目前要演變成人傳人的禽流感,主要有3種原因,第1種是豬感染了禽流感病毒與人類流感病毒,此時2種病毒可能會基因重組,成為可以感染人類的新病毒,特別是豬感染的是高傳染力禽流感病毒,重組後的病毒又擁有大量人類基因組,就有極高的機率成為人類之間造成大流行。第2種原因為人類感染了流感病毒,又與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類頻繁接觸,就可以發生如第1種形況,2種病毒在人體內基因重組。第3種則是禽流感病毒長期在禽類與人類的生活圈散佈,讓禽流感病毒逐漸演變成可以適應人體,進而造成人類感染。
2017年初首次出現在台灣,並引起軒然大波的H5N6禽流感,在台灣、日本與韓國都未發現禽傳人的案例,僅在中國卻傳出人類感染,不過根據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目前的禽流感依舊鮮少可以感染人類,只有香港在2017年3月刊登的研究認為,H7N9曾發生基因突變,轉變後確實更容易感染人類,但還沒有演變成人傳人的案例。
延伸閱讀:
▶8天未傳出疫情 家禽7天禁宰禁運將解除
▶禽流感自我防護 日常飲食留意這6點!
▶歐洲禽流感延燒 2017年雞蛋可能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