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口香糖中的甜味來源,除了傳統使用的糖、葡萄糖漿或葡萄糖之外,近幾年無糖口香糖興起,因此可預防蛀牙、軟化口香糖的糖醇類甜味劑,以及醋磺內酯鉀、阿斯巴甜與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劑皆被廣泛使用。

撰文=黃宜稜

口香糖的成分除了基底的口香膠、用來增添風味的香料與色素,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成分,就是讓口香糖擁有甜味的物質。傳統上為讓口香糖擁有甜味,大多使用糖、葡萄糖漿或葡萄糖,例如統一製菓的飛壘口香糖、台灣留蘭香的青箭口香糖與黃箭口香糖、樂天的LOTTE 泡泡口香糖等,都是在市場上販售多年的長青產品。

不過,近幾年消費者傾向於購買無糖、低熱量的產品,各家口香糖品牌也隨之推出多款口味的無糖口香糖,並使用甜味劑來作為甜味的來源。甜味劑又稱為代糖,可以區分為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天然甜味劑,以及透過合成製作的人工甜味劑,並根據食用後是否會產生讓熱量可分為營養型與非營養型。

查詢各家口香糖所使用的甜味劑種類,發現市售的無糖口香糖皆會添加糖醇類,例如麥芽糖醇、山梨醇、甘露醇、異麥芽酮糖醇與木糖醇等,此類糖醇類甜味劑不被細菌所喜愛,因此咀嚼後殘留在口腔中有預防蛀牙的效果,不過糖醇類甜味劑在人體中,消化代謝的速率較慢,若食用太多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等問題。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食品添加物小組召集人許庭禎表示,糖醇類甜味劑主要功用並非只在提供甜味,而是與糖同樣擁有軟化口香糖的效果。

除了糖醇類甜味劑,口香糖中常使用的還有醋磺內酯鉀、阿斯巴甜與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劑,由於不同的甜味劑在舌頭上作用的位置、感受到甜味的時間皆不相同,因此業界大多會混合不同種類的甜味劑,讓他們吃起來更像真正的糖。

從《市售口香糖常使用的糖/甜味劑》一表中,可以看到最常被使用的是醋磺內酯鉀。醋磺內酯鉀又稱為乙醯磺胺酸鉀,俗稱安蜜賽,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不會被人體消化分解亦不會產生熱量,但因為其帶有些微的苦味,因此大多會與阿斯巴甜一同使用,而阿斯巴甜在酸鹼值不同等原因下甜度會降低,兩者有互相協助的角色,也讓甜位的層次感比較高。而許庭禎亦表示,醋磺內酯鉀與阿斯巴甜相對來說是成本較低的是最便宜的甜味劑之一,因此較被業界廣泛被運用。

阿斯巴甜為目前使用範圍最廣的人工甜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每公克會產生4大卡的熱量,但因其只需要極少量便可產生甜度,所以熱量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計。不過阿斯巴甜在人體中會被分解出苯酮酸,苯酮尿症(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的患者不適合使用,因此部分業者會改為使用蔗糖素。不過蔗糖素甜度可達蔗糖的300~1000倍,過高的甜度若單獨使用的話,吃起來會令人覺得味道有點假,因此也大多會與醋磺內酯鉀一同使用。

延伸閱讀:
恰似熟悉的甜蜜——甜味劑
不同甜味劑 讓大腦反應的時間不一樣
無糖飲料可能越喝越肥?阿斯巴甜新研究惹爭議

參考資料:
甜蜜無負擔——代糖|馬偕院訊第222期
甜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