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你聽過富里鄉羅山村嗎?除了當地的六十石山素有金針花的故鄉之稱,及富麗有機米聞名全台之外,羅山村還是台灣第一個有機示範村,並帶動整個富里鄉發展成有機聚落。
撰文=黃宜稜
休閒農業為台灣近幾年致力於農業轉型的目標,而素有金針花的故鄉、盛產富麗有機米的花蓮縣富里鄉,從2004年起在當地羅山村成立第一個有機示範村,2006年整個富里鄉形成有機樂活聚落,是為台灣有機休閒農業一項重大里程碑。2010年更串連東部地區的有機休閒農業,形成有機休閒樂活廊道。位於花蓮最南端的羅山村,如何從一個青年大量出走、與世隔絕的小農村,成為台灣有機農業的指標?現在就跟著《食力》的腳步,一起走進這個世外桃源吧!
台灣第一個有機示範村誕生
配合推動有機農業計畫,1994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農改場)開始大量投入有機栽培試驗,並於花蓮學田設置東部第一塊有機水稻田。然而,有機農業時常有受到鄰近農田污染的疑慮,因此花蓮農改場開始尋找具區隔地理空間、獨立水源、適合發展有機農業的區域,2000年將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規劃為「有機村」,同時積極取得村民的共識後,於2004年成立「有機推動委員會」,遂此羅山村成為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村。
花蓮縣富里鄉位處花東縱谷以南,東部為海岸山脈,西部為中央山脈,擁有高山、平原、瀑布、地熱等豐富的地質景觀,而羅山村位於富里鄉的地理中心,唯一的水源羅山瀑布正好在螺仔溪的上游,為村內帶來純淨天然的灌溉水,為一空間獨立、水源獨立的區域,加上全村可耕地面積超過90%,都是羅山村被花蓮農改場規劃為有機村的原因,並以不破壞生態、注重永續發展的生物多樣性概念來防止農田蟲害。
擴大規模,形成富麗有機樂活聚落
為了擴大有機農業的種植面積,加強居民對有機農業的信心,2006年花蓮農改場將鄰近村落納入輔導範圍,規劃「富麗有機樂活聚落」,取得居民共識後積極協助農民調整耕種方式,並透過產業群聚效應,讓居民彼此交流種植心得與技術,以良性競爭方式提升有機農業發展,至2016年3月,富里鄉獲得有機驗證的農地面積已約有418.92公頃。
此外,為促使有機聚落的發展更全面,花蓮農改場與富里鄉農會合作,推動結合地方特色的有機休閒產業,運用在地食材,推出「從產地到餐桌不超過兩公里」的特色餐點,輔導各農場規劃DIY體驗活動,再包裝成套裝行程,對外推廣,並以第三級產業為目標,行銷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也吸引青年人口返鄉。
圖1「從產地到餐桌不超過兩公里」的特色餐點
圖2現撈鮮魚食材
圖3自製竹碗筷體驗
帶動國內有機休閒農業的風潮
從第一個有機村羅山村的誕生,到成立富麗有機樂活聚落,為有機農業與觀光休閒業的結合做了非常良好的範例,讓國人看見有機農業的另一個可能性。2010年擴大規模,串連起東部地區的有機休閒農業,形成東部有機休閒樂活廊道,與在地國中小學合作,致力於推動環境教育、食農教育,更規劃未來要推出一條完整的綠色生態旅遊。
多元體驗活動 有機村知名度大增
根據花蓮農改場的資料來看,近幾年觀光人口成長數的部分,雖然尚無明確的統計資料。但以羅山村為例,2003年時搜尋結果僅有55筆,2005年花蓮農改場輔導建立電子有機村入口網站後,網路搜尋結果達206筆,2008年設置有機農業資訊網,網路搜尋結果達1590筆,2013年為4100筆,而截至2106年11月初更高達51300筆,已增加千倍。
目前,富麗有機樂活聚落已發展出許多結合地方特色的體驗行程,各個體驗行程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例如提供泥火山豆腐試做的大自然體驗農家、在金針花季結束後販售金針花食材的德森有機農場、以金針花與蜜香紅茶聞名的鐵掌櫃、將咖啡與客家擂茶結合的大聖咖啡、種植七彩地瓜並有挖地瓜體驗的地瓜兄弟等等,下次不妨安排一趟富里鄉有機體驗之旅,將自己投身於大自然中,體驗不一樣的景緻。
圖4羅山村露營區
延伸閱讀:
▶印度如何走上有機茶葉之路
▶陳吉仲:農業政策裡的食安管理
▶一張貼紙讓你吃的更安心!農產品貼標籤的學問
參考資料:
▶東部有機休閒樂活廊道推動輔導與展望
▶從里山精神看富麗有機樂活聚落之發展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