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海洋資源因人類濫捕而瀕臨浩劫,專家預測2048年人類可能就吃不到海鮮,因此建議大眾食用海鮮選擇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主,如水母(海蜇皮)、蚵仔、淡菜、魷魚、虱目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等。

台灣是個海島,魚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便宜的家常菜,學生時代到學校附近的自助餐店,我們也很習慣一條10塊錢的魚。

因此當幾年前孩子看完2009年發行的紀錄片《魚線的盡頭》,不免狐疑地問:「真的嗎?魚快被我們人類抓完了?海那麼大,魚每次產卵都是幾十萬顆幾百萬個卵,怎麼會滅絕呢?」

的確,海洋的魚類,理論上應該是最永續的資源了,因為只要有陽光,就有藻類與浮游生物,小蝦米吃這些肉眼難見的微小生物,小魚吃小蝦米,大魚吃小魚,不須人類費神去照顧,就可以源源不絕的繁殖。可是這樣的生物也居然會因為人類過渡捕撈而瀕臨滅絕。

專家嚴正警告 現代捕魚技術及污染使海洋浩劫

這部紀錄片英文原名是The End of the Line,意思是最後關頭或窮途未路,是由國外的公益團體贊助拍攝。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邵廣昭教授取得中文版權後,除了放在網路上供人免費下載之外,DVD版也免費讓民眾索取,除了原來的83分鐘版本之外,為了方便學校教學與播放,另外有60分鐘的濃縮版。

《魚線的盡頭》紀錄片。(影片來源:林嘉彥/Youtube)

影片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現代高科技的捕魚技術是造成海洋浩劫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全球化競爭的關係,消費者只要求價格低廉的海鮮,而漁民也只好為了短期的利益去抓那些還沒有到產卵階段的魚(因為競爭,我不抓,別人也會抓)。

在1999年底,即將邁入21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21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推論:「21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事隔十多年,國際最賦聲名的《科學》雜誌,刊登了由歐美跨國學者聯合的研究報告警告:「如果過渡撈以及海洋遭受污染的趨勢不變,到2048年,人類將再也享受不到海鮮!」

台灣人無所不吃 海洋保育知識有待加強

台灣素為漁業大國,其實我們真的很會捕魚。近年已被禁用的流刺網是用單絲尾龍編織而成,長50公尺,深10公尺的網片,往往連結數百至千片,總長度30公里到40公里長的魚網,飄浮在海面上,攔截捕捉所有游過的魚群。

這種有「死亡之牆」之稱的網具被禁用之後,我們也發明了嚴重傷害珊瑚礁的漁具,一種大小通吃的3層圍網,等到3層圍網被禁用後,聰明的台灣人又用2層或4層底刺網漁具來規避查緝。

台灣人真的很喜歡吃海鮮,幾乎已經到了無所不吃的境界,從最大的最貴的吃起,鯨鯊、象鯊、蝠魟,鮪、旗魚、翻車魚;一直到稀有的魚種、魚卵甚至連仔稚魚、魩仔魚也不放過。以前曾看到旅遊雜誌的廣告宣傳:「珊瑚礁魚類美麗又可口」,差一點沒有昏倒,珊瑚礁有海底的熱帶雨林之稱,珊瑚礁魚類魚「種」雖多,但是「數量」卻很少,生態體系又十分複雜脆弱,「不吃活海鮮,以免吞噬海中熱帶雨林」是國際保育組織多年來大力宣傳的保育行動,我們的媒體怎麼這麼沒常識啊?

吃什麼魚才能與海洋共存?

看完《魚線的盡頭》的當時,雙胞胎女兒還在讀國中,老大A寶想起她喜歡吃的清蒸魚,有點擔心的問:「那麼我們該吃那些魚?」B寶也接著問:「有沒有辦法讓魚可以不要滅絕?」

我有點無奈的說:「其實方法很簡單也很有效,只要劃設一些海洋保護區,讓魚類有機會休養生息,沒有干擾的繁衍後代,同時限制各個國家捕魚的總量,還有買魚的民眾能夠改變消費的習慣,不吃不適合的魚種,那危機就可以解決,只可惜說來容易,要全世界的國家都願意遵守其實是不容易的。」

A寶繼續追問:「什麼是不適合吃的魚種?」

我回答說:「簡單講最好是選擇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主,如水母(海蜇皮)、蚵仔、淡菜、魷魚、虱目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等,也就是吃比較小隻,成熟產卵後也像是人的手掌左右般大的魚或其他海鮮,比較少累積重金屬的污染,對自然資源的耗損也比較小。有人會認為,吃人工養殖的是不是對海洋魚類比較沒有傷害,其實這也不一定,有許多養殖魚類只能餵食海中抓來的小魚,比如養殖鮭魚或鮪魚,生產1公斤的黑鮪需要20公斤由鯷魚、鯡魚組成的魚飼料,非常不划算。」

海洋學家奧爾曾說:「假如我只能說一件威脅海洋最健康最可怕最危險的事,而又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那就是人類的無知。」

的確,當我們瞭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我們才能夠確保我們以後還吃得到魚。

【本文獲「書房旅人:李偉文的閱讀漫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魚線的盡頭》觀後:我們會不會迎來寂靜的海洋?


延伸閱讀:
應該怎麼吃海鮮才能「健康又環保」?
熱帶魚好看但可以吃嗎?張口之前你應該知道的事!
環保材料新革命!魷魚也有機會成為海洋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