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良心不一定值錢,認真執行著友善土地、實地探訪產地與農夫,再用著讓土地及農夫都能永續的作物研發,這些其實都是看不見的價值。
撰文=豐饒甜食店創辦人Flora Wu(化名)
從小,我就喜歡往廚房裡跑。幫忙家人張羅吃食,是我童年最愉悅的回憶。升上大學後,因為不必再把整天的時間都交給讀書,所以有了許多空檔,再加上原就喜歡挑戰的個性,讓我決定試試看據說難度最高的「烘焙」。
在「第一次嘗試就成功」的催化之下,身邊的友伴開始不時成為我一次次烘焙實驗成果的白老鼠,雖然當年沒有經驗,也沒有買過任何一本食譜書,只是土法煉鋼地看著國外網站一一解析,竟也讓我做得貌似天份極佳。
雖然我念的是心理系、考取的是華語師資認證,但在出社會後幾經抉擇,最後,我還是選擇了之於我最陌生但也最有挑戰性的烘焙。大學那些日子裡的課餘時間,我經常興致勃勃地在廚房裡頭測試食材、玩起甜點實驗;猶記得好友在某次聚會後,認真地對我說:「我其實很怕肉桂,但妳做的胡蘿蔔蛋糕好吃到讓我可以忽略它的可怕,所以我吃了兩塊」!
原來透過「吃」,可以讓製作食物的人與品嚐的人產生連結,並同時獲得幸福感,這是快樂的最短途徑。於是我決定趁著青春還未消滅,還有氣力擁抱熱情的年歲,將人生全力灌注在甜點上。
爾後陸續跟過留學回台的師傅、國外知名的師傅,也經常到國外觀摩學習,我發現製作甜點的環境雖然有好有壞,但不變的是能夠做出好甜點的師傅,都擁有同一個特質——「對製作食物的熱情與謹慎」。而在國外學習甜點工作的生涯裡,讓我最難忘也最驚喜的,莫過於在雪梨一家三帽餐廳的甜點部工作時,原本輕視亞洲人的主廚及同事在看到我做的作品時驚訝地表情,以及脫口而出的一句”It’s fucking good”!
出國工作前,許多朋友問我何不自己開店?當時我笑而不答。在經歷了10年甜點生涯,並回到台灣後,我終於對自己產生一點信心,這也是後來鼓勵我自己開業的動力。不過在台灣發生食安問題前,大家的消費習慣還是停留在追求CP值、要便宜好吃,當時我默默成立一個小小的網路工作室供親友訂購甜點,在他們口耳相傳之下,也有許多陌生客戶訂購,常遇到的問題便是「你們沒有便宜一點的嗎?我想要跟巷口連鎖店一樣價格的」。
其實這樣的心態不只扼殺了專業,也消滅了製作食物者的熱情,讓堅持使用好食材的業者反而變得不易生存。但在食安問題連環爆發的這幾年,我突然發現懂得「好好吃」的消費者已從小眾集結成群,拜食安風暴所賜,使用好食材、友善土地及給台灣農民合理利潤的核心理念,替我們帶來了認同及客群,讓大家開始懂得「挑食」。
在這樣的堅持下,「經營」依然是要面對的最大怪物。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良心不一定值錢,認真執行著友善土地、實地探訪產地與農夫,再用著讓土地及農夫都能永續的作物研發,這些其實都是看不見的價值。隨著國際物價不斷攀升,但國內薪資卻停滯的狀況下,理念要執行,卻也得消費者負擔得起,吃好食物的需求彷彿是追求奢侈品般,久久才能犒賞自己一次。
其實回到台灣後,從決定建立自己的小基地、落實理念的那刻起,所有大小事都必須一個人承擔、面對、解決,才發現原來自己可以,而且才明瞭當時的老闆與朋友對我的信任與肯定。對甜點的熱情催促著我進步,知道自己能夠依靠熱愛的事維生非常幸運,每每看到客人吃到甜點閃閃發光的眼神和微笑,就算再累、再多挫折,也瞬間被療癒、煙消雲散,能感受到品嚐時的幸福,就是製作食物者的幸福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