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上山杯測讓農友學習如何辨別咖啡氣味,藉此提升咖啡豆品質,這是mojocoffee的目標之一。山上沒有杯測所需要的工具,只能就地取材反而別有一番風味。而農友常常將處理好的咖啡豆錯誤保存,辛苦栽種的果實反而賣不到好價格,因此杯測的重要性便在此。
我想在樂野舉辦一次大型杯測。為此,某次上山前,我在臉書上發布一個小公告:「我想找大家一起杯測你們栽植的咖啡,假如有人願意提供場地,請與我聯繫。技術層面的準備,我會協助,請不用擔心。」
是的,這是一篇釣魚文。一方面滿足我透過大量杯測以了解產區輪廓的願望;另一方面,我更希望藉此釣出對咖啡有興趣的農友,加強彼此互動。
上山與農友推廣杯測 一切器具就地取材
幾小時過後,秋英姊私訊我,表示自己可以幫忙尋找願意參加杯測的農友,也同意讓我們在她的基布烏莊園舉辦杯測,但不知道自己該準備些什麼。我只對她說:「放心,用手邊現成的就夠了。」
秋英姊「上鉤」後,樂野的基布烏莊園就成了我在阿里山杯測的第二個基地(第一個基地是特富野的朵花夏工作室)。有趣的是,山上有許多「看似理所當然,卻不易取得」的東西,例如大量的杯測碗。在短時間內無法取得杯測碗的情況下,秋英姊找來一箱先前農會舉辦茶葉評鑑後淘汰的杯子;每個杯子容量為200ml,雖然有些許小瑕疵,例如小缺角,但並不影響安全使用或杯測結果。至於正規的杯測湯匙,因為不易臨時購買且價格不菲,我請她準備家中現有的湯匙即可。畢竟湯匙只是用來破渣、撈渣、舀起咖啡品飲而已,不必過於拘泥於規格。
有了基礎設備之後,我便能循序漸進地讓農友開始學著品飲;當農友們喝出興趣後,就可以接著學習如何從杯測碗裡察覺更多的資訊。
很多人以為杯測是用來發現咖啡中好的特點,但實際上,採購過程中,我通常會用刪去法,從負面風味進行篩選:這支咖啡有太多穀物味,剔除;有潮濕木頭味,剔除;有機溶劑味過重,剔除;有點粗糙和澀味,剔除。總之,不論我在這杯咖啡中發現多少正面風味,只要存有任何一點負面風味,通常都不會被我納入採購清單。從負面風味來做為教學杯測的入門技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人類對負面風味的學習和記憶,比對正面風味來得快速和有效,這點同樣和演化過程中的避險機制有關。
咖啡豆保存不當出現潮濕氣味 教導農友如何正確存放
台灣豆當季咖啡豆裡,偶爾會出現類似受潮後的悶濕木頭味。常有人把這味道形容為「阿嬤的衣櫥」。阿里山產區的咖啡採收期,大約是落在開花當年的十一月~隔年的二、三月。我遇過比較誇張的經驗是,大約在咖啡豆乾燥後,還不到四月,就會在杯測時嘗到潮濕木頭味。與農友討論後,才知道他是將處理過後的咖啡豆,放在透明PE塑膠袋裡,並儲藏在閒置房間的角落。這類重複使用的塑膠袋常上有微小破孔,再加上環境過於潮濕,才使得豆子迅速過季。
因此後來我開始建議農友,避免以塑膠袋存放咖啡豆,而是要以可達完全密封並隔絕環境空氣的包裝為主。例如,茶葉包裝用鋁箔袋,或乾脆去買專門包裝咖啡生豆的厚塑膠袋,將袋內抽至真空,就能有效延長其新鮮度。但請切記:無論哪種方式,皆不得重複使用,以免因破損而影響包裝完整度。我常跟農友說,若想知道某種包裝方式可不可行,直接想像:「假如把這包豆子丟到水裡,需不需要擔心有水滲進去?」唯有做到滴水不漏的氣密程度,才能有效避免負面風味產生。
另外,我們也常會喝到未熟豆的味道,有人將之描繪為豌豆、也有人說比較像是乾燥榖物,像是燕麥或者米麩的調性,甜度表現也比較扁平。未熟豆的外觀特色,在CQI杯測檢定中,都有一定的定義規範,我不容許一些低熟度的咖啡豆(儘管未達SCA與CQI規範)魚目混珠地存在於交易中。
人工挑選漿果耗時費力 透過杯測提升品質
一般在採收咖啡豆時,只會採收紅透的咖啡漿果,在哥斯大黎加,他們稱作「牛血紅」。然而,當你實際參與採收就會發現,這件事並不容易。因為採收環境的光照度會持續變化,不可能一直維持著讓人能清楚辨識漿果顏色的狀態;再加上採收工一天8小時盯著漿果,做著機械化動作,多少會因恍神而失手誤摘。在處理設備成熟的國家,可透過濕處理廠篩除成熟度較低的漿果。乾處理廠方面則有奧立佛重力桌,可藉由漿果的比重差異進行篩選(第十四章有更深入的討論)。然而,台灣的咖啡產業才剛起步,且獲利規模還不足以支撐更精良的設備,所以農友只能靠眼力與耐心揀選。成熟度不足的咖啡生豆,在比重上會輕量許多,有時候很難在生豆時被檢查出來,但總會老實地反映至杯測風味上。
農友一整年無限輪迴地打草、施肥、後製,若倒頭來只是因為採收過程稍微粗心、咖啡晒場太過炎熱,甚至因存放在帶有微小破孔的塑膠袋中,而使咖啡產生負面風味,就會大大影響買家的採購意願。這是多麼令人心疼的事呀!為此,我積極推動農友學習杯測,以激發他們自救品質的意願。而站在尋豆師/採購者的立場,若能透過這樣的互動,真正協助到農友發現問題、改善狀況,亦為建立起彼此良好且堅實關係的起點。
內容來源:《魔汁原味mojocoffee:原汁原味的素人創業,外媒評鑑臺灣最佳咖啡館;陳俞嘉Scott Pasuya與山上的咖啡》,格致文化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把咖啡當作社會工作的延伸!魚池鄉「花音咖啡莊園」如何成為社群聚落的連結者?
▶咖啡豆為什麼那麼貴? 從台灣咖啡裡的公平貿易一窺食農教育!
▶咖啡豆保存指標看「它」!「水活性」與蒸氣壓、相對濕度有關 還可評斷咖啡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