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7-Eleven在2020年第1季的淨利比去年少了快7%,而FamilyMart反而在2020年第1季的淨利比去年多了快24%,媒體不斷討論之後台灣的便利商店市場之品牌占有率會有新的變化呢?但重點還是在店舖數與營業額,店鋪數上的差異,推測還是讓第1名7-Eleven非常好做事的一個關鍵因素。
便利商店的媒體熱度,又因股東會的一系列股東提問,討論度又活絡了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龍頭的7-Eleven在2020年第1季的淨利比去年少了快7%,而FamilyMart反而在2020年第1季的淨利比去年多了快24%。這個淨利上的一增一減,媒體就出現了幾篇相關報導,不少都集中在FamilyMart在最近做的咖啡寄杯,以及手機的會員經營。而相對的,7-Eleven的咖啡寄杯,以及會員經營,感覺討論度都不如FamilyMart來得高。是否之後台灣的便利商店市場之品牌占有率會有新的變化呢?
從日本便利商店走過的路,看台灣龍頭爭霸戰的未來趨勢
可以看一下日本便利商店已經走過的路,這樣會比較對未來的趨勢有畫面。先看一下日本的便利商店版圖,便利商店目前的前4強分別為,7-Eleven、Lawson、Familymart以及MiniStop,而在2019年7-Eleven一天的銷售金額約65萬日幣,Lawson為53萬日幣,Familymart為52萬日幣,MiniStop為41萬日幣。
而再看店鋪數,7-Eleven為2萬店,Lawson為1萬4千店,Family為1萬6千店,MiniStop為2千店。從這邊可以發現,一樣是便利商店,但很巧的,店鋪數量多的,每日營業而也比較高。而且排名第一7-Eleven的日銷售而還可以是第4名的接近1.5倍。這個店鋪數上的差異,推測是讓第1名7-Eleven非常好做事的一個因素。說到非常好做事,就必須要提到日本的便利商店咖啡戰爭。
日本便利商店的咖啡戰爭,7-Eleven起跑最慢卻跑最快?
日本便利商店也有咖啡戰爭? 沒錯,跟台灣現在討論熱絡的便利商店咖啡寄杯一樣,咖啡這個產品也是日本各家必爭的產品,日本咖啡戰爭從2011年開始,當年的1月首先Lawson先推出自己的咖啡,隔年2012年9月全家便利商店也跟進,推出了自己的咖啡產品。那⋯⋯7-Eleven在哪裡呢?7-Eleven可是不疾不徐的到2013年1月才推出自己的咖啡產品。足足慢了速度最快的Lawson將近2年。但7-Eleven一出手就推出市場最低價的100日幣咖啡,隔年2014年4月全家應該是受不了也把售價從120調成100日幣,同年9月Lawson也新設小杯的100日幣尺寸,一下就讓整個市場翻了一次。而且等到競爭對手們調價完畢後,7-Eleven馬上又推出咖啡豆升級,全新製程更厚實的風味,而且價格還是維持在100日幣,築了一道競爭對手們很難馬上跟隨的條件。那到底誰贏了這場便利商店咖啡戰爭?日本經濟新聞在2013年整年的最佳消費流通產品,其中一個就頒給了當年紀錄性銷售三億杯的7-Eleven咖啡。看到這應該就知道誰在這次競爭裡面比較受到喜愛。
日本7-Eleven為何能快速進擊?
能快速進擊的關鍵因素是什麼?覺得這個關鍵因素應該跟品牌的總店鋪數量有關。為何會如此推測?主要原因有3:
1、數量代表「超級體力」
店鋪數量多的時候,相對營業額也多,如果獲利能力一樣,那當然店多的人賺的也一定多。看日本7-Eleven一年營業利益大約2,500億日幣,而排名第2的Lawson的營業利益只有600億,把兩家差距的1900億日幣拿來做100日幣咖啡綽綽有餘,這個營業利益的大差異,讓首位可以有很多體力來做老二老三無法跟進的價格戰,所以能快速進擊跟首位的超級體力非常有關。
再看一下國内的首位7-Eleven之稅後淨利每年都有接近臺幣100億的水準,而排名第二的稅後淨利才快要接近臺幣20億元,所以首位還是保有相當的體力,接下就看首位何時要出手,或是是不是有沒有必要出手而已。
2、數量代表「策略夥伴的實力」
說到策略夥伴,用一句台灣俗語:「西瓜偎大平」,用現狀來看,幫日本7-Eleven做三明治等中食的專用工廠就有160個以上,而日本全家才66個工廠,配合廠商的陣容完全不同。而當年日本7-Eleven說要做咖啡的時候,陸陸續續一軍供應商也紛紛出來配合,咖啡機械由富士電機開發專屬機臺,咖啡豆由三井物產以及丸紅大商社負責全世界收購,紙杯由東罐興業負責開發保溫好拿的設計,連覺得怎麽連這個也要跟人不一樣的冰塊,也都有小久保製氷冷蔵等製造商負責開發,上下游都有這麽多一軍的開發商幫你做專屬產品,產品要不被消費者所注意都很難。
再看一下國内首位跟第二名他們的策略夥伴,策略夥伴就是兩家差距爲何無法拉近的一個超重要因素,首位的股東之一,就是台灣最大綜合食品製造商,光看麵包的製造規模就應該完全無法對比了,何況再加上飲料、便當等。其實無論你的店有多方便,要是產品不好,顧客還是不會上門的,所以這些產品背後的製造業者,也就是策略夥伴,大大的影響顧客是否會上門之重大因數。
3、數量代表「絕對方便」
絕對方便代表了什麽?因爲這品牌店鋪多,所以時常看到,也去過,所以你會對他相對熟悉跟安心,熟悉跟安心的店在附近,就會讓你光顧這家店的頻率變高,安心+距離近=絕對方便。爲何日本7-Eleven的新銀行業務可以做的不錯?除了便利商店是一個讓你安心的環境之外,也是因爲他們的店鋪數夠多,都比銀行ATM多了,這個絕對方便才讓日本便利商店的銀行業務異軍突起。
說到這邊就讓我想到台灣在討論的咖啡寄杯服務,店鋪多的通路,做這個寄杯相對有利,如果你店夠多,有可能你住家跟公司附近都會有同樣品牌便利商店,那你無論上班跟休假,都只要走幾步可以換咖啡。但要是店鋪數不多的話,比方說只有你公司附近有,但住家附近沒有,你就有可能會要走比較遠。
結論就是,你應該會選擇住家,公司,兩邊都距離近店鋪的品牌去寄杯。這個店鋪數量所帶來的絕對方便,讓跨店提領變成一個無形的門檻,小品牌很難靠後天的努力跨越店鋪數帶來的這個距離門檻,所以像現在的咖啡寄杯,或是跨店提領等,這些數位工具的最後一里如果還是需要搭配實體服務的時候,就讓多店鋪品牌有很强距離上的絕對優勢。
店舖數差異設下門檻,基礎產品更是競爭關鍵
無論國內外,即使第二名的獲利一直在提升,要超越首位,還是需要先克服店鋪數差異所帶來的巨大門檻,而且回到最原始的基礎競爭力,應該食品製造商還是最後的關鍵,無論數位如何進化,最後大部分換來的還是擺在貨架上的商品,基礎產品只要做的好,即使不走數位,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表現,數位終究最後還是要再回到實體來。也希望在這些零售通路的良性競爭下,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多元更便利。
【本文獲商社男的外食迷宮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便利商店首位爭奪戰】
延伸閱讀
▶讓我看清楚你是誰!便利商店搶奪會員大作戰!
▶你可以不逛百貨公司,但絕不能沒有便利商店!
▶【徐重仁專欄】人力不足、人事成本高!要穩住營運,日本便利商店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