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一般對於農業的印象不外乎就是第一級產業、糧食,但其實在近年跨領域風潮下,農業竟然也能與地方創生、健康、教育相結合,讓農業不只是生產,還能有其他多元面貌。
口述=吳昆儒
整理=謝承學
「不創新,就死亡。」—艾柯卡(Lee Iacocca,曾任福特汽車、克萊斯勒汽車總裁)
說到農業,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人類糧食的基礎,細分一點會想到畜牧業、漁業等,但你知道嗎,跨領域的結合、交流正在賦予農業嶄新的可能。
跨領域的交流、創新正在農業上發生
如果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其實14世紀文藝復興時就出現過類似情況。當時著名的麥迪奇家族是佛羅倫斯(Florence)的銀行世家,深愛藝術與文化,資助過許許多多的藝術家、科學家、畫家、詩人等,吸引了世界各地渴望求新求變、不願拘泥於傳統觀念的人在佛羅倫斯聚集,在這裡他們彼此交流,努力打破不同範疇與文化的界線,打造一段被稱之為文藝復興的盛世。
「麥迪奇效應」一詞也就意指,當思想立足於不同領域、學問、文化的交叉點上,將現有的各種概念結合,可能組成大量不同凡響的新想法。我認為像這樣跨領域的交流、創新,正是當前農業反轉的關鍵所在。
農業不只生產,「農業+」為農業帶來革新
農業很廣,從農糧、畜牧業、魚牛豬、林業管理,白話來說,從天上到地下、從土地到海洋,但農業也不只有生產,從哲學、美學甚至到教育,都可以與農業結合,以花蓮為例,花蓮雖然是全台土地面積最大的縣市,但其中有90%被森林覆蓋,能使用的農牧用地僅有8%。農業是花蓮很重要的產業,但如果只仰賴農業生產,整體發展相對可能受到侷限,這時,就可以套用前面提到的「麥迪奇效應」得到「農業+」的概念。
「農業+」指的是農業加上某個概念,這個概念可以是特定領域、產業等,例如花蓮相較台灣西部,無論是農業生產成本或運輸成本都較其他地方高,因此必須走精緻農業、觀光,於是在花蓮出現了「農業+地方創生」,號召青農返鄉或是來到花蓮發展自己理想的農業,或是進行其他地方創生,復興農村,在集結地方農民、農會、產銷班結合回來的青年,為花蓮農業注入一股活水。
結合在地元素,健康、教育都能融入農業
「農業+」其實就像數百年前文藝復興時一樣,幾乎所有的概念都可以交流、融會貫通,像是「農業+健康」也是目前花蓮積極推動的領域,健康包含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透過農業旅遊、田園風光,可以讓來訪的觀光客得到療癒感受,這是心理上的健康;而在生理健康部分,花蓮佔了全台灣4分之1的有機耕種,能提供人們最新鮮、無毒的農產品,例如花蓮放牧雞生產的雞蛋就能作為癌症病患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事實上,在本次疫情扮演重要角色的疫苗,也可以透過花蓮產出的雞蛋作為原料。
花蓮同時作為農業與生活並存的地方,更能發揮「農業+教育」的成果,花蓮透過將土地當成博物館,發展無毒農業將近30年,有機種植面積達到2800多公頃,乾淨、食材論述,包含食農教育,讓人走進田、山、海、土地,來認識食材,同時發展蔬食學校、精緻農業相關題材。
與農業的連結比你想像的還近
從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只要用「農業+」的思維來看,全台各縣市都能找到與農業的連結。確實每個地方的耕地面積、生產規模不盡相同,但農業不只是生產,還能向外延伸,與其他領域結合,就像數百年前的佛羅倫斯,交織成新思維並呈現多樣風采。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看似傳統的農業其實可以很創新,翻轉城市就從農業開始
▶農業是糧食安全的根基!食育讓吃在地食當季不只是口號
▶學會正確擇食很重要!養成內在能力,創造健康的飲食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