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18年5月「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正式成立,首版評鑑結果於 2019 年 2 月在巴黎揭曉,為的是要改變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為人詬病之處。然而改變不會一夕發生,仍需要時間讓此獎項更完備。

餐廳評鑑還可以怎麼改進?此問一出,舉手者爭相恐後。尤其針對米其林與世界五十最佳餐廳,批評聲浪反覆播放:標準單一、不夠全面、欠缺多元性、獨尊男性、黑箱作業, 每個稍微關心此事的人都有話可說。

真的有可能打造一份公平、公正、包容多元價值的餐廳評鑑嗎?

有一群人覺得可以。2018年5月,一群名廚、記者、美食家在「餐廳的誕生地」-巴黎-集合,宣布「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正式成立,首版評鑑結果於2019年2月在巴黎揭曉。

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世界五十最佳餐廳(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打錯字。這確實是一份衝著世界五十最佳餐廳來的榜單,其主事者完全有資格揭竿起義:一位是創意總監 Joe Warwick,另一位是評審委員長 Andrea Petrini。這二位來頭可大了!Joe Warwick是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國際暢銷書《Where Chefs Eat》的作者;Andrea Petrini是知名美食評論家,曾登上《時代雜誌》,也是國際知名交換主廚活動「Gelinaz!」的發起人。幕後金主則是「IMG」,一國際公關公司,曾舉辦「Taste of London」、「Taste of Paris」等活動。

有如此高大上的創辦人,評審委員也陣容堅強,目前包括Massimo Bottura、 Elena Arzak、Daniel Humm、Clare Smyth、Alex Atala、Virgilio Martinez,、Mauro Colagreco、René Redzepi、David Chang 、長谷川在佑等世界名廚都在名單之列,其他尚有多位聲譽卓著的美食記者或美食家。

他們想改正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為人詬病之處。譬如透明性,所有評委的履歷將在官方網站上供人檢閱。譬如嚴謹度,評委將針對各獎項提名一長串餐廳,經過討論後濃縮為短名單,所有評委再分組,依照短名單實際造訪被提名的餐廳。譬如性別平等,100位評委是由50位女性及50位男性所組成,來自37個國家,背景含括廚師、記者、餐飲顧問、網路意見領袖等等。

要設立哪些獎項,牽涉這份榜單的核心精神。要多關注非高端餐飲的餐廳嗎?要鼓勵更多女性投入專業廚房嗎?要鼓勵廚師少旅行多待在餐廳嗎?要支持傳統老派的餐廳嗎?要納入非洲、中東等「餐飲沙漠」的餐廳嗎?

除了一些正經八百的分類,譬如年度餐廳、年度新餐廳、歷久彌堅餐廳、原創概念獎等等,主辦單位命名為「大餐盤」(Big Plates),旨在表揚傑出表現及操守,同時促進全球餐廳社群的多元性的獎項;你也會看到很有趣的討論,譬如最佳Instagram帳號獎、沒有刺青主廚獎、廚房不用鑷子獎等等,主辦單位命名為「小餐盤」(Small Plates)的獎項,不僅肯認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也試圖顛覆餐飲產業的既定認知。年度餐廳、年度新餐廳等比較正式的獎項會持續存在,其他比較另類的獎項可能年年不同。

改變喊得震天價響。確實可以觀察到某些與眾不同,譬如獎項公布的過程,是先公開一份長名單,一個月後再公開一份短名單,入圍者的身分更公開透明,比起最後才宣布得獎者,入圍者也獲得更多曝光機會。獎項的設置也有新意,尤其針對米其林及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的弱點,此榜分開新餐廳與老餐廳,區別高級餐廳與平價餐廳,將餐飲活動、餐飲合作案納入評比,並且表揚餐廳的概念、理念、氣氛,甚至是一道菜。

榜單創意總監 Joe Warwick 在官方新聞稿中表示,這些獎項囊括了「不同形狀、尺寸、顏色的好餐廳」,不再只是聚焦名店跟大城市。評審委員長 Andrea Petrini 接受彭博社訪問時也說,尋找多元性意味著跳脫傳統的中產上流階級、fine dining、由男性主導的餐廳。

華燈打亮,紅毯鋪上,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 首屆頒獎典禮 2019 年 2 月 18 日在巴黎盛大登場。最大贏家是一間位於南非小漁村「帕特諾斯特」(Paternoster)的餐廳「Wolfgat」,同時囊括「年度餐廳」與「世外桃源」(Off-Map Destination)二獎。Wolfgat的主廚 Kobus van der Merwe 是外燴學校的中輟生,當過美食記者也幫忙過父母的餐廳,2017年才開設 Wolfgat,極度在地並且尊崇慢食與時令。主廚本人不算餐飲專業出身,其團隊成員也多不具備專業廚房經驗,並且以女性居多。遠得要命、人跡罕至、組成另類,如果說此榜的用意是反傳統,特別把 Wolfgat 標註出來的確是反到底了。

會不會有點為反而反呢?

改變喊得震天價響,卻顧此失彼。仔細看完榜單,你會發先亞洲餐廳少之又少,18個獎項中僅東京的「Inua」得到「年度新餐廳」及曼谷的「Bo.lan」得到「廚房不用鑷子獎」,剩餘的16項獎項,大量集中在歐洲地區(12項),北美1項、南美1項,非洲有2項不過是同一間餐廳(Wolfgat)。說好的多元性呢?改善到枝微末節,卻忘記最基本的地區多元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問題的源頭就在於評審委員會的組成。我們特別針對亞洲來檢驗,100位評委中,有10位亞洲評委,其中7位集中在日本,台灣、香港、泰國、新加坡各1位,中國、南韓、越南、印度、印尼、菲律賓付之闕如。雖然說拿剛出生的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與17歲的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相比不太公平,但是在世界五十最佳餐廳有特別設置亞洲分支榜單的情況下,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對於招募亞洲評委如此不積極(應該說招募歐美以外的評委都不積極),還嚷嚷著多元性,實在說不過去。

事實擺在眼前,世界五十最佳餐廳有超過1000位評審, 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 只有100位,後者先天就有民主基礎不夠大的缺陷。沒有錯,菁英可以比一般人有見識,但是這些評委再怎麼樣飛得遠吃得多,還是不能忘記這點─餐飲口碑是建立在口耳相傳上,從當地人開始傳播出去,一個地方沒有聯絡窗口就沒有資訊傳遞。

不是在幫世界五十最佳餐廳說話,其批評與爭議向來不少。只是說,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一開始針對世界五十最佳餐廳而來,卻在最基本的地方跌跤,不免可惜。

誠然,如 Joe Warwick 受訪時所說,改變不會一夕發生。樂見此榜繼續發展,若說對之有什麼期許,自然是希望他們能擴大評委的多元性,目前的100位評委看似二位創辦人的朋友圈再擴大一點而已。初屆評委設置這些別出心裁的獎項,確實有意義,而這些獎項的入圍者可以更豐富多元,也才符合此榜創立的初衷。

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 2019年得獎名單

Big Plates

Restaurant of the Year – Wolfgat, Paternoster, South Africa

Arrival of the Year – Inua, Tokyo, Japan

Original Thinking – Le Clarence, Paris, France

Off-Map Destination – Wolfgat, Paternoster, South Africa

No Reservations Required – Mocoto, Sao Paolo, Brazil

House Special –Lido 84’s Cacio e Pepe ‘En Vessie’, Lombardy, Italy

Forward Drinking – Mugaritz, San Sebastian, Spain

Event of the Year – Refugee Food Festival, worldwide, France

Ethical Thinking – Refettorio (Food For Soul), various locations, Italy

Enduring Classic – La Mère Brazier, Lyon, France

Collaboration of the Year – Paradiso x Gortnanain Farm, Cork, Ireland

Atmosphere – Vespertine,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Small Plates

Tweezer-Free Kitchen of the Year – Bo.Lan, Bangkok,Thailand

Trolley of the Year – Ballymaloe House, Cork, Ireland

Long-Form Journalism – Lisa Abend, Fool Magazine ‘The Food Circus’

Red-Wine Serving Restaurant – Noble Rot, London, United Kingdom

Tattoo-Free Chef of the Year – Alain Ducasse, Paris, France

Instagram Account of the Year – @alain_passard

【本文獲美食加TASTER授權刊登,原文標題:The World Restaurant Awards首度揭曉,有比世界50 最佳餐廳進步嗎?


延伸閱讀:
2019台北米其林指南熱騰騰出爐!24家摘星,頤宮穩坐三星寶座!
排隊、拍照、打卡!米其林星對廚師來說是福還是禍?
米其林二星主廚林菊偉,讓「中菜的論述」出現思想激盪與精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