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棕櫚油真的是最不健康的油嗎?還是我們錯怪他了呢?

迷思一、棕櫚油只能拿來做肥皂,除了少數東南亞和非洲國家以外,棕櫚油是不能被作為食物油?

棕櫚屬於熱帶植物,因此盛產於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與非洲的奈及利亞,這些地區當然會以棕櫚油作為主要的食用油,但不代表其他國家不使用棕櫚油。根據台灣駐馬來西亞經濟辦事處的報告,截至2013年底,棕櫚油佔世界油脂總貿易量62%,而且美國聯邦大豆委員會的報告也指出,美國在過去10年間進口的棕櫚油數量增加了5倍!所以,如果在其他國家都不能作為食物油,進口這麼多的棕櫚油全都做了肥皂嗎?

迷思二、棕櫚油不是會塞血管,食品業採用棕櫚油是黑心廠商!

不是食品或營養專業,很難理解食物沒有絕對的有益或有害,棕櫚油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酸是其重大缺點,但也是因為這些飽和脂肪酸讓棕櫚油很穩定,在油炸等高溫烹煮情況下比較不會產生油脂裂解和油耗味,可以讓油炸品呈現較佳的口感和味道,這就是使用棕櫚油的優勢。早期油炸會選擇使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牛油,但是在考量成本和不吃牛的客群情況下,逐漸汰換成氫化植物油,然而氫化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已經十分確立,消費者對於反式脂肪酸的概念成熟,因此又逐漸被棕櫚油或以棕櫚油為基底的調合油炸油取代,而目前食品加工中所使用的炸油,絕大部分是使用含有棕櫚油的油炸油,包含泡麵、洋芋片等,是食品中廣泛使用的油脂。

迷思三、棕櫚油以棕櫚脂肪酸為主要成分,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會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將棕櫚油的毒害列為與反式脂肪酸同等級,比動物油危害更大?

棕櫚油含有將近35%的飽和脂肪酸,以長鏈的棕櫚酸(C16:0)、肉豆蔻酸(C14:0)與月桂酸(C12:0)為主。這些長鏈飽和脂肪酸已被證實不利於人體健康,其中棕櫚酸又是增加血膽固醇的主要因子(連結),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中將棕櫚酸(非棕櫚油)與反式脂肪酸同樣列於「確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這份文件只是列出增加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諸多因子的證據力是否足夠,將各種因子分為「確認(convince)」、「高度可能(probable)」、「有可能(possible)」與「不足夠(insufficient)」,並不是「等級」之分,而且在資料中是寫棕櫚酸,而非棕櫚油,所以並不是棕櫚油就會產生這些問題。

由於棕櫚油含有許多棕櫚酸,所以有許多學者和營養學家會認為棕櫚油不是健康的油,在2015年一篇發表在的巨量分析研究,也認為攝取棕櫚油會比一般低飽和脂肪酸的油,更提高低密度脂蛋白,但高密度脂蛋白也顯著增加了一些,此外連世界衛生組織都有提到棕櫚油會增加血膽固醇的問題:「棕櫚油因為其組成,會增加膽固醇含量及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

然而,近年來棕櫚油是否會增加血膽固醇的風險卻有了爭議性。

有些研究認為儘管棕櫚油含有高量的棕櫚酸,但並不代表棕櫚油就會引發高血膽固醇問題。馬來西亞棕櫚油推廣委員會的高博士(Dr. Koh Chu-Sing)發表了一篇反駁世界衛生組織論點的報告,在此報告中高博士直指現在有太多對於棕櫚油的偏見與錯誤的知識,並舉出超過10篇人體研究,試圖佐證攝取棕櫚油並不會較其他植物油來得增加血膽固醇,而此篇報告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刊登。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將健康人飲食中的油脂換成棕櫚油,結果發現不會增加血膽固醇和血脂,在一些文獻中提到棕櫚油和豬油的飽和性脂肪酸含量相同,但棕櫚油不會引起血膽固醇增加,原因可能在油脂的三酸甘油酯結構不同,豬油的棕櫚酸鍵結會在甘油的2號碳上,但棕櫚油卻是鍵結在第1與第3號碳上,這小小的差別就讓油脂有不同的健康影響。​

不過,這些研究尚無法讓棕櫚油完全擺脫惡名,未來需要有更多實驗證實攝食棕櫚油對人體無害,但至少棕櫚油並沒有如想像中那麼邪惡恐怖。

本文獲Cofit授權刊登。

延伸閱讀:
生理痛的救星?食用初榨橄欖油或許有助減緩經痛
【謠言破解】大骨燉湯會含鉛?一天喝超過500碗才需擔心
豆漿大豆異黃酮迷思大破解

參考資料:
Serum cholesterol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diet: IV. Particular 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the diet.
Palm Oil Consumption Increases LDL Cholesterol Compared with Vegetable Oils Low in Saturated Fat in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COMMENTS ON DRAFT DOCUMENT: DIET,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Palm oil and LDL choleste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