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經《食力》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合作針對各縣市教師、營養師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發現第一線人員至今仍普遍認為食育難以推動。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的食農教育計畫,目前補助方法多為「申請制」,需要通過申請才有經費,有些甚至需要與其他申請者競爭才能取得補助資格,促使更多人力投入食農教育的誘因也會更加微薄。

採訪·撰文=巫芷玲

2022年4月《食農教育法》上路之後,在教育現場前線的教師、營養師是否認為在食農教育推動上更有助力?《食農教育法》的用意在於搭建平台,促進各部會的對話和合作,並提供資源,然而,在目前推動食農教育的過程中,仍有許多挑戰,無論是資源的不足、人力的匱乏,或是家長和社會對這一教育理念的認識不足,都成為推動食農教育的絆腳石,本文將探討這些推動難處。

教育推廣不能沒有人力和資源 前線的推動難處為何?

我們聚焦到校園,經《食力》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合作針對各縣市教師、營養師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發現第一線人員至今仍普遍認為食育難以推動。

首先,教育的推動不外乎就是人力和資源,而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政府的食農教育計畫,目前的補助方法多為「申請制」,需要通過申請才有經費,有些甚至需要與其他申請者競爭才能取得補助資格,意即教師、營養師需要在繁多的教學與行政業務之外,運用額外時間發想教案並撰寫計畫,然而能獲得的經費卻也不算多,甚至不見得一定能順利通過審查,再加上事後需要寫成果報告,雖基於補助申請流程來看並無不合理,但是在一個軟性法無強制力、教師及營養師人力已非常吃緊的的前提之下,如此一來想促使更多人力投入食農教育的誘因就又更加微薄。

而透過教師與營養師希望政府投入的資源中可以看出,兩者切入的角度不同,期待的資源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最希望「增設食育推廣場域」、「將現行各種食育資訊整合在同一平台」,針對這兩項,前者其實有教育部國教署於「戶外教育資源平臺」盤點食農教育相關場域,後者則有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開出形形色色的食農教育相關補助計畫,卻未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的申請資訊上整理完備。像這樣明明有資源,卻因為整合、推廣不夠充分,導致資源無法有效利用和普及,也是目前的一大問題。政府在投注資源的同時,應該思考如何落實資訊整合及傳遞,以利教育前線人員參考、運用。

【更多食育深度解析,請詳閱食力Vol.35季刊《2024食育力總體檢獨家揭曉!22縣市要補修的一堂食育課》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健康與營養】正確飲食觀念導正胖瘦不均!新北市奪下健康營養之冠 高雄市翻身直衝首次入榜!
【食安與衛生】透過食育讓食安不再只靠稽查 嘉義市金門縣前進13名 宜蘭成為最大贏家!
【推廣滿意度】食農教育政策哪項最有感?7成以上民眾增加國產食材購買意願 惜食、飲食文化的感受度則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