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過往研究以人口統計變數(居住地、性別)分析消費者行為的模式不一定能準確理解消費行為,但若以生活模式將顧客分類,即可順勢推出符合需求的產品服務。
撰文=車賢那(前KT經濟經營研究所研究員)
企業非常好奇消費者的相關統計資料,尤其是性別或年齡層。不過老實說,就算知道性別或年齡層,也不代表有辦法對症下藥。
居住地區也是如此。有的人說,可以根據居住區域推測該區人民的消費水準,進而分析購買模式,其實我認為,這不一定正確。用最單純的方式來思考,隔壁鄰居和我穿著同一件衣服的機率會有多少?
放棄以區域分析消費行為,個人差異大於群體差異
當然用大群體來看,特定區域內的類似行為模式,或不同地區之間的模式差異,在某種程度上一定存在。不過請試著想想,你以前的國小、國中隔壁同學,換句話說可能是同一性別、同一年齡、住同一區的朋友,現在是如何呢?我們的喜好各不相同,是不同類型的人。因此我認為,個人差異會大於群體間的差異。
難道因為人各有不同的性格偏好,就不會產生特定的消費族群嗎?也不是。我認為,特定年齡層有可能出現類似的行為,不過這是因為他們的生活週期非常類似的關係。舉例來說,「有上班又有念國小子女的職業媽媽」,有很高的機率擁有類似的生活習慣。並不是因為她們是年齡相仿的女性,而是因為她們能夠做某些行為的條件擁有相似性。
從生活模式研究消費客群,擺脫舊有觀念束縛
與其將注意力放在這些人口統計方面的知識,了解行為的相似性要來的更重要。過去經常以類似年齡層中,出現類似行動來做分析,而現今年齡或性別限制,不過只是舊有觀念罷了。
廚房用品只有全職家庭主婦會去買嗎?隨著近年來,一人家庭型態急速成長,廚房用品成了不受年齡層、不受性別限制,任何人購買都不奇怪的產品種類。如果去販售廚房用品的商店觀察,還是能看到許多成人女性選購,但是如果只注意到這點,很可能會遺漏掉其他客群。
在定義目標時,建議不要單純用「30多歲男性」或「40多歲女性」,而要先定義什麼樣生活模式客人,會需要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後,再用此定義著手,這點非常重要。
先提出產品與服務目標,再用數據驗證假設
一、設計數據:提出問題、拆解問題語句、搜尋與分析數據
在店裡購買咖啡豆的客戶群,是哪個年齡層?要怎麼樣才能讓客戶買更多咖啡豆?
(a)在店裡:店只有一間嗎?還是很多間?也能網路購買嗎?購買咖啡豆的客戶群:咖啡豆的種類有多少?連帶要算進去的產品共有幾種?這些咖啡都要定義為一種咖啡豆嗎?
(b)是哪個年齡層?:年齡很重要嗎?會這麼問有什麼特別原因嗎?其實你真正好奇的,是不是這些人有哪些特性,並不是年齡層本身?那麼你真正想看到的客戶特性是什麼呢?
(c)要怎麼樣:現在思考的方式有哪些?有想好宣傳或行銷方法嗎?還是有在考慮擴張產品範圍或是陳列展示的改變?
(d)才能讓客戶:是希望讓原先購買咖啡豆的人買得更多嗎?還是想了解買咖啡豆的客戶特性,進而吸引更多有類似特性的新客戶?
(e)買更多咖啡豆:想要擴大產品種類和其銷售量,還是希望能確保有購買現行產品的客戶?你所了解的現況又是如何?
配合剛剛提問的本質,有沒有拿到咖啡豆銷售數據以及客戶數據,是最重要的。所謂客戶數據並不包含個人資料,姓名部分可以匿名處理,只要裡頭有可以運用的資訊就夠了。此時去了解客戶數據中包含了哪些數據,就是搜尋數據的起始。因為我們擁有的數據,也可能是不夠的。
在了解購買咖啡豆的客戶,又買了其他哪些產品的過程中,就能有效運用客戶數據。因為我們可以藉由觀察一併購買的產品,獲得客戶偏好或性格的線索。
檢視購買咖啡豆的客戶時,發現他們也買了其他各式各樣的咖啡。買咖啡豆的人並不是不喝其他種類的咖啡,看起來是對咖啡很有興趣,所以才一併購買咖啡豆。另外購買咖啡豆的客戶,看來也連帶購買了多種咖啡相關器具。他們應該是打算自己沖泡咖啡,才購買咖啡豆,但不只買了咖啡濾紙,也有人買了馬克杯或咖啡壺。
二、用數據說故事:拼出數據拼圖、提出方向、數據分享
要了解購買咖啡豆客人的購買模式,變得更加困難了,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模式可言。客人一併購買了各式咖啡飲品和器具,我們可以得知他們並不是單純想買咖啡豆,而是一群喜愛咖啡的人們。
這群人之中,幾乎沒有年齡層的分別,視咖啡為興趣的人們,廣布於各個年齡層。
我們想組一套咖啡套裝產品,給想要親自磨豆沖泡咖啡的新手。這個新手組合包裡,包含了咖啡豆、磨豆機、濾杯、濾紙等。此外還要以已經有這些器具的人為販售目標,想出可以販售的套裝組合。
即使味覺不是極靈敏,邊比較各種咖啡豆邊找出自己偏好的過程,也是很有趣的體驗。無論哪種領域都是如此。找出自己喜歡什麼的過程,總是非常愉快的。(圖片來源:樂金文化出版社)
我們可以強調咖啡豆烘焙時間, 盡量讓客人知道,我們是販賣新鮮咖啡豆的咖啡廳。
但令人意外的是,購買不同種類咖啡豆的客人並不多。原以為客人會喜歡不同的咖啡豆風味,但客人不知道是否都很清楚自己喜歡的種類,重複購買類似種類咖啡豆的比例非常高。
可以將這些客人按照偏好程度做分類。從因為有興趣,所以想開始研究咖啡的人,到正在研究的人,再到已經明白自己喜好的人。
企劃咖啡套裝產品時,決定區分新手、正在研究、有明確偏好三種類型的客群後,接下來就是確認目前這三個族群的客戶比例各是多少。也可以確認一下各階段的客戶,曾經購買哪些種類的產品。
三、用數據打造行動方案
我們想要根據不同階段客群,組合出不同的套裝產品。有些產品已經在店內販售,有些則需要去找新的中盤商採購。價格要怎麼訂、銷售目標要訂在什麼程度等,有許多層面需要思考。
我們也可以思考要不要舉辦咖啡課程做連接,這不僅是販賣產品,而是創造學習沖泡咖啡的場合。可以想想,目標對象要是購買產品的客人,或只要支付課程費用的人就能申請。當然,若主辦課程的人不喜歡這樣的活動,就沒有必要做這件事。
無論何種產品,只要能了解客戶的發展階段,就能獲得讓消費者開心的線索。能在消費者有需求的階段,供應他們需要的產品,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分析數據的理由。(圖片來源:樂金文化出版社)
內容來源=《使用數據的技術:韓國星巴克第一數據科學家 用3步驟化為實用的行銷策略,讓業績成長狂翻倍》,樂金文化出版社
審稿編輯:陳怡岑
延伸閱讀
▶低溫食品配送得靠「它」,統一、全家、全聯都在做!圖解2022台灣冷鏈物流產業
▶臺虎精釀打造數位化釀酒廠!產量、研發口味每年都翻倍
▶搶攻年輕買菜族!全聯、foodpanda雙「熊」合作:Q1上線350家、拼年營收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