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台灣,我們常見的麻布袋和原住民特色服飾都是使用苧麻作為原料製作,但事實上「麻」不僅可以作為紡織材料使用,還可以作為美食和藥用,像是台中的特色美食麻薏湯、幫助腸胃蠕動的蓖麻油,可見「麻」在我們生活中的多重運用性。
撰文=李廼澔(鞭神老師,飲食文化研究者)
台灣種植的麻主要是苧麻與黃麻,苧麻為蕁麻科苧麻屬,英文名Ramie,由於苧麻的葉和小枝上會生長濃密的細毛,葉背也有白色絨毛,所以又有「裡白苧麻」這個俗名。
苧麻從戰國時期就有栽種?
苧麻的經濟價值很高,其種子含油,可以榨油食用;葉子的蛋白質含量高,可當飼料;根部含有「苧麻酸」的藥用成分,有補陰、安胎、治產前產後心煩,以及治疔瘡等作用。纖維則為台灣原住民紡織衣料的主要來源,泰雅族人常用來織布、編織背帶、繩索。苧麻的纖維長、不透明,又有美麗似絹的光澤,不易蟲害,韌度強,而且顏色白容易染色,是最優質的染織物。
中國歷史記載,早在戰國時代即有栽植苧麻,可能是於明代末年傳入臺灣,到清代時,台灣的苧麻織品已經「全部」輸出到中國大陸。明清以來,官方即積極獎勵渡台移民栽種,因此清末時期多輸入內陸加工織成布,再輸入本島。
日據時甚至輸入日本,宜蘭、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屏東等山區曾大量種植,亦曾於新竹及台中烏日設置苧麻紡織工廠生產優良之品質。
歷史悠久的黃麻在各地都有記載
可分為圓果種(Corchorus capsularis)與長果種 (Corchorus olitorius)。圓果種黃麻英文為White jute,原產地為中國,現在在孟加拉和印度亦有種植。長果種又名長蒴黃麻,英文為Tossa jute,其起源地可能在非洲或亞洲,也有專家認為是在印度與緬甸一帶。長蒴黃麻又名猶太錦葵(Jew'smallow)、灌木秋葵(Bushokra)、 黃麻錦葵( Jute mallow)等別名。之所以被稱為猶太錦葵,是因為它被認為是聖經《約伯書》中的mallow。也由於這個原因,它一直以來都是猶太裔埃及人的傳統食物。其多黏液的葉子和嫩莖吃起來類似秋葵,自中古時代開始,包括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埃及、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這些阿拉伯國家,就會將長蒴黃麻做成一道名為Mulukhiyah(又名molokhia或molohiya)的厚重而黏稠的湯品。作法有像是敘利亞將之以油與大蒜、香菜煸炒的方式,也有和埃及那樣將其做為湯品或燉菜的作法。傳統的Mulukhiyah會和雞肉一起燉,並搭配米飯與萊姆食用。
早在14世紀的埃及食譜書《貴重的發現物的益處以及餐桌上的多樣性》(Kanzal-Fawa'id fi Tanwi' al-Mawa'id)中,就已經介紹了它的烹調方式。根據埃及歷史學家阿爾.馬克里茲(Al-Maqrizi)的說法,這是建立了奧瑪雅王朝(《舊唐書》中稱之為白衣大食)的哈里發穆阿維亞.本.阿布.蘇富揚(Muawiyah binAbi-Sufyan)最喜愛的一道菜。除此之外,這道菜更是與埃及蠶豆餐(fulmedames)、庫莎麗(kushari)並列為埃及國菜。在菲律賓,長蒴黃麻則與紅蔥、番茄和大蒜一起炒,名為Ginisang Saluyot。
黃麻最早竟是由荷蘭人引進台灣?
黃麻於1600年代由荷蘭人引進台灣種植。早期台灣紡織業發達,為了製造麻布、麻繩等用品,在適合栽種黃麻的中部鼓勵種植。20世紀初,台灣總督府籌劃設立以黃麻為原料生產麻布袋,邀集林獻堂等本地仕紳在1905年於台中創辦台灣製麻會社,生產盛裝稻米與砂糖的黃麻布袋,為台灣史上第一家以機器生產的紡織工廠。
1912年為擴大產能改組為台灣製麻株式會社,引進安田財閥入股並添購新設備。在原料的供應上,原先工廠計畫運用本地的黃麻進行生產,但農民對種植黃麻的意願低落,而選擇收益較高的稻米。工廠在本地原料供不應求下,轉從印度進口黃麻原料。
獨特「麻薏」成為台中特色退火美食
雖然黃麻因為經濟作用退場了,但在地仍保留了「麻薏」這個獨特的飲食文化。麻薏又稱麻芛(芛音同偉),是黃麻的嫩芽。由於黃麻是主要集中栽種在台中南屯的經濟作物,在彰化以南、豐原以北少有栽種。每年約春天3月播種,發育定植後約一個月就可開始採收,可連續採收到8、9月,因此成了台中夏日限定的在地美食。
在台灣,黃麻的食用方式也同樣是將葉子與嫩莖去皮後,炒或煮成綠色濃稠帶點黏性的湯,還加上地瓜和吻仔魚食用,稱為麻薏湯。
麻薏湯略帶苦味,既營養豐富,又兼具良好的退火效果,讓每個台中奶奶幾乎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麻薏食譜。有加入小魚乾和地瓜的,有加入秋葵的,有勾芡的也有煮清湯的,冷喝熱喝皆可。製作麻薏湯的基本工序,要先手工去梗、挑葉、搓揉,去除黏液及沖洗苦汁後,加入小魚乾、地瓜然後再勾芡。
除了經典的麻薏湯外,麻薏還有沾麵糊烘乾後研磨成細粉,加入到麵粉中製成糕點等作法。此外,在台中南屯還衍生出了麻薏奶茶、麻薏冰淇淋等打破傳統的麻薏創意食品。
蓖麻油竟然是刺激性瀉藥?
紅麻因其植株為紅骨紅果,也就是莖和果實皆為紅色,而得其名,其正式中文名稱為紅蓖麻,學名Ricinus communis,是蓖麻的一種,原產於非洲,台灣於1645年荷蘭人占台時便已引進種植。蓖麻因橢圓形的種子形狀像牛蝨(牛蝨台語叫牛蜱),所以稱之為蓖麻。早期台灣栽種蓖麻,是因為種子可用來榨取富含三酸甘油酯的蓖麻油,蓖麻油是一種緩瀉劑,屬於刺激性瀉藥,透過刺激腸壁,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內容來源:《餐桌上的臺灣史》,大是文化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基隆常見的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
▶最古早的茶葉不是用泡的?從「咀嚼茶葉」到「泡茶」的歷史演進
▶燕窩為何成為珍貴的中華飲食代表?強調食材原味的「譚家菜」帶起官府燕翅席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