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文化,其中原住民因為地區及信仰的不同,也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飲食方式及料理,像是阿美族的十心菜、卑南族的酸辣湯、排灣族的芋頭乾及達悟族的飛魚。
撰文=李廼澔(鞭神老師,飲食文化研究者)
原住民的生存環境相似,會衍生出相近的飲食方式,但各族也因傳統及信仰的不同,而有獨特的料理型態。
由10種嫩莖製作而成的「阿美十心菜」
自喻為「吃草的民族」的阿美族便有著豐富的野菜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心菜」。十心菜的「心」,指的是植物的嫩莖,之所以只吃嫩莖不吃葉,是因為阿美族人相信其信奉的海神忌諱綠色葉菜。
十心菜包括了黃藤心、林投心、檳榔心、芒草心、月桃心、甘蔗心、椰子心等,其中最普遍的是檳榔心,是檳榔樹最上端翠綠色、被葉鞘包住的嫩莖,因為口感、外觀和筍子很像,也稱為半天筍。檳榔心多與排骨一起燉湯,也常替代筍與肉絲拌炒。
以往在市場中不常見檳榔心,因為必須將整棵檳榔樹砍掉才能取得,通常是樹齡超過20年,或是過於早熟或晚熟的檳榔,才會被砍掉當作半天筍的來源。近年為了做好水土保持,許多檳榔樹都被砍掉進行造林工作,才讓這個食材變得越來越常見。
阿美族還有一道勇士湯,是將蛋白質含量甚高的樹豆和山豬骨熬成湯,給準備出發打獵的勇士享用,傳說吃了之後會有神奇的力量。樹豆原產於印度,被稱做「窮人的肉」,現在在印度和許多南亞國家仍是很重要的作物,在台灣除了阿美族外,亦常見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和魯凱族的部落裡,是原住民的3大主食之一。
卑南族竟然也有酸辣湯?
生醃肉是各民族都會做、很普遍的料理方式,但卑南族不只醃肉,也醃植物,並且有一道以發酵後野生小番茄和筍製成的湯,稱為binaleng,其味又酸又辣,是盛夏時部落的消暑聖品。
卑南部落的田邊及後山,每到夏天就會遍處生長野生小番茄、麻竹筍,秋初則生長刺竹、及沒有刺的竹筍,根據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林志興所做的「原住民族文化科學教學主題—binaleng:卑南族酸辣湯」中所載,族人多半使用刺竹筍,煮熟後和鹽裝罐先醃漬兩日,再倒入煮開的辣椒水淹沒竹筍,封罐約一週即可享用,鹽、辣椒水混和後的化學變化,會出現酸、辣、鹹等滋味,故戲稱為「卑南族酸辣湯」。
排灣族的珍饈-芋頭乾
排灣族的分布範圍有許多野生山芋,因此山芋自然成了排灣族常見的菜餚,將芋頭烘製成芋頭乾,是古代排灣族人必備的糧食,烤乾了的芋頭因為重量減輕,不但易於攜帶,也方便儲藏,因此去狩獵的人也會隨身攜帶作為餐食。
傳統烤法必須烤上一天一夜,吃的時候再水煮,搭配肉類和野菜,也可以炒成山地飯。而把豬血、肉末、芋頭粉加鹽調味,灌入豬腸所製成的芋頭粉豬血肉腸,更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珍饈。
不同品種飛魚在達悟族有不同定義?
達悟族又稱雅美族,由於分布在外島蘭嶼,因此是唯一一個以海產為飲食特色的台灣原住民族,捕捉飛魚正是蘭嶼達悟族傳統文化的核心。每年春季,飛魚族群會隨著黑潮來到蘭嶼附近海域,此時蘭嶼人會舉行招來飛魚的招魚祭(Mivanwa),招魚祭過後開始捕捉飛魚,飛魚季節自此開始。到了夏天則會舉行另一次的儀式,停止捕捉當年的飛魚,改捉別的魚種。
飛魚祭起源於蘭嶼一個叫飛魚託夢的神話故事,傳說海水退潮後,人們將貝、蟹、飛魚等混著煮食而生了病,於是魚神就託夢給一位老人,告知正確的食魚方法,老人便在部落正式傳授此一吃法,其他部落看了也都來學習,代代相傳之後便形成了現在的飛魚祭典儀式。達悟族人對不同品種的飛魚有不同的定義,黑鰭飛魚數量最少,因此最有聲望,是傳說中的魚神;白鰭飛魚是最早到達蘭嶼的族群,第一次捕捉到時,必須讓家中所有成員都吃到,不可分給外人;斑鰭飛魚不能給懷第一胎的孕婦食用,不然腹中小孩可能會長不大。此外,還會將魚分為味道最腥、只有祖父級長者才能吃的老人魚;味腥只適合男人食用的男人魚(壞魚);滋味鮮美、肉質細膩,所有人都能吃的女人魚(真魚)。
蘭嶼最著名的就是飛魚乾了,但在魚汛期的飛魚會直接水煮,魚汛期後則會將飛魚與芋頭一起煮,或是火烤後食用。由一群記錄臺灣家常手路菜的年輕人所組成的「島嶼上的飯桌」,曾介紹過一道地瓜炊飛魚乾,將芋頭換成地瓜,烹調方式相同,吃的時候一口地瓜、一口飛魚乾,留在口中和心中的滋味,我想就像他們說的:
這料理沒什麼能炫技,但嚼著嚼著卻越來越重視,每一口的得來不易,不只是農田到餐桌,追溯回去的是一個航海民族,實在的與海搏鬥,同時又敬重謙卑的精神。
內容來源:《餐桌上的臺灣史》,大是文化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原住民傳統穀物「油芒」營養價值高!搭配紅藜、小米變化出多樣化的在地零食點心!
▶「葛鬱金」你聽過嗎?原民部落的塊莖植物不只能當主食 還能變身果凍、餅乾
▶發掘飲食的文化底蘊!原住民文化如何成為餐飲創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