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虱目魚是在荷治時期進入台灣,關於牠的名字來源各地都有不同解釋,有些人說是與鄭成功有關,有些人則說是來自魚的特徵命名。而南台灣人喜食虱目魚,從部位、解剖方式通通都有所研究,甚至早在1982年,台灣就有1萬3千多條的養殖虱目魚。
撰文=李廼澔(鞭神老師,飲食文化研究者)
虱目魚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的魚類,以底藻和含有無脊椎動物之沈積物為食,成魚於大洋中一次可產下數百萬顆卵,幼魚期則生活於沿岸或近海,英文為牛奶魚(milkfish),早在700多年前印尼就已經開始養殖。
而台灣的虱目魚,一說是荷蘭統治期間,從當時同為荷屬殖民地的印尼所引進,不過其引進的時間可能比這個說法更早,由與東南亞的南島語族之間一直有往來的台灣原住民,或是在台灣與東南亞之間互有往來的漳州人、泉州人、潮州人所引進,都極有可能。
根據《水產試驗所特刊第九號:虱目魚160》的資料,台灣養殖虱目魚至少也有400年的歷史,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則是1685年《台灣府志(蔣志)》的〈卷之四/物產/鱗之屬〉,以及1694年《臺灣府志(高志)》的〈卷七風土志/土產/鱗之屬〉,兩書都有提到虱目魚:「麻虱目(水波化生,倏而大,倏而無,其味極佳)。」
虱目魚名字取自「什麼魚」?
關於虱目魚的名稱來源有許多傳說,其一為國姓爺鄭成功初抵台南安平時,看到漁民獻上的虱目魚,詢問這是「什麼魚」,後人便相傳鄭成功賜此魚名為「什麼魚」,而訛音為「虱目魚」。另一說是鄭成功登陸台灣時,發現兵士無魚可食,便指著大海說:「莫說無,此間舉網可得也。」隨後命漁夫下網,果然得滿網魚獲,故稱之為「國姓魚」或「莫說無」,久傳而稱之為「虱目魚」。
又一說認為,虱目魚在西班牙語系中稱為「sabalote」,名稱即由此音譯而來;還有因為虱目魚的眼睛有一層膜(由表皮組織、上皮組織及結締組織組成的脂眼瞼),讓眼睛像是被塞住了一樣,故稱「塞目魚」(與「虱目」的台語發音相同)。
虱目魚也有人稱「麻虱目」,依據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八.虞衡志》云:「台南沿海素以畜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番語也。」可見「麻薩末」為原始名稱,「麻薩」是平埔族西拉雅語中眼睛的意思,原住民因此以魚眼睛的特徵呼之「麻薩末!麻薩末!」
又稱做「南台灣人的家魚」?養殖方式竟會影響口感!
虱目魚怕冷,水溫攝氏10度以下就會死亡,因此養殖地區主要在雲林以南,以嘉義、台南及高雄為大宗,其中又以台南的虱目魚養殖面積、產量冠居全台。台南人養虱目魚也愛吃虱目魚,因此,又有南台灣人的家魚之稱。
台灣從400年前即有養殖虱目魚紀錄,台灣鳳山縣教諭朱仕玠在1765年(乾隆30年)出版的《小琉球漫誌》卷四中就寫道:「鳴螿幾日吊秋菰,出網鮮鱗腹正腴。頓頓飽餐麻虱目,台人不羨四腮鱸。麻虱目,魚名。狀如鯔魚,細鱗。產陂澤中,夏秋盛出。台人以為貴品。」
虱目魚的養殖方式,目前可區分為淺坪式及深水式2類,淺坪式是臺灣傳統的虱目魚養殖方式,主要是由廢棄的農耕地改成水深30至50公分的魚塭,由於占地面積廣,因此放養密度低。利用廉價的有機肥料,與太陽能培育的天然藻水作為餌料,為粗放式養殖,但只有西南部適合這種養殖方式。
深水式養殖魚塭和淺坪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把水位加深,深度為1至1.5公尺,也有兩公尺以上者。由於水位較深,因此會加裝抽水機或沉水馬達,讓上下層的水可以互換以維持水質,而池水則是略含鹽分為佳。深水式養殖的產量比淺坪式為佳,1公頃魚塭一般每季可達1萬至2萬尾,甚至2萬5千尾;魚塭中有許多輪蟲及橈足類可供魚苗食用,故剛開始放養時無須投擲餌料,無形中節省了成本。
和淺坪式養殖方式比起來,深水式養殖的虱目魚魚體較大、脂肪含量高,魚肚較飽滿,適合作魚肚料理,故一般價格比淺坪式養殖的魚高,近幾十年來已經漸漸取代淺坪式養殖,成為虱目魚養殖的主流方法。
魚苗以「隻」販售 算魚苗時還有獨特的「數魚苗歌」?
儘管台灣的虱目魚養殖早在400年前就開始,然而繁殖技術卻是直到1980年代才終於發展出來。在人工飼養開始之前,漁民必須利用舢舨出海至離岸20至30公里左右的海域,以三叉網捕撈天然魚苗,在非繁殖期間的清明前後,也可見漁人以手叉網、小型曳網、定置網及手抄網在沿岸捕撈。從海上捕獲的天然虱目魚苗,都是才剛孵化不久,通體透明有如玻璃,因此漁民會稱之為「白水仔」,且因為只能辨識出魚苗頭部的兩個黑點,即是魚眼睛及腹部的一個黑點,也有人稱為「三點花仔」。
漁民取得魚苗後,會在稱為「魚苗寮」的虱目魚買賣集散地集中販售,買賣時須僱請專門的「數魚工」精確計數魚苗買賣數量。因為買賣的隻數不是用估算的,而是一隻隻點算出來的,為了避免點算出錯,還發展出獨特的「數魚苗歌」,用唱的來點算魚的數量,每數到100隻就擲下一小根塑膠棒做紀錄,屆時只要算有幾隻塑膠棒,就可以知道點算了幾隻。買家買回剛孵化的魚苗,飼養到3至5寸大小後,再以稱重的方式賣給專門飼養食用魚的養殖戶,此為中間育成。
台灣虱目魚在1982年就有1萬3千條!
現任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以及中研院院士的廖一久博士,曾花了6年時間試驗人工餌料來飼養虱目魚種魚,證明虱目魚種魚可以用人工方法養殖,可惜種魚在一場意外事件中全數死亡,研究遭受嚴重挫敗。直到1978年,廖院士受邀到菲律賓的東南亞漁業發展中心水產養殖部進行研究,終於成功養成近3千尾魚苗。
當時國際養殖虱目魚主要的技術中心在菲律賓,聯合國在菲律賓設置「東南亞漁業發展中心」,延攬了11個國家、6百多位水產界專家博士,參與研究,並在1977年訂下目標,要在隔年生產出1千條可孵化魚苗。但在1982年發表這項研究時,才赫然發現,台灣已經有人成功孵化1萬3千條魚苗。
有「虱目魚之父」之稱的林烈堂,自埔里初中畢業後,就在家中幫忙父親養魚,他無意中在虱目魚的魚塭裡, 發現有幾尾種魚的色澤與其他黑色虱目魚不同,他聯想到中國古代的錦鯉養殖,好奇如果把這些變色的虱目魚蒐集起來交配繁殖,說不定也會養出新的品種。於是他在每日巡視魚塭時,會特別把變色的虱目魚留下來,2萬多尾的虱目魚中,通常會挑出1、2尾。經過7年的育種成熟,新品種黃金虱目魚的基因及成活率逐步穩定,從百萬分之一的突變品種,成為可以大量生產的新品種。
1982年時,林烈堂已經育成了1萬3千多尾魚苗,到了1984年,台灣虱目魚已經無須靠注射賀爾蒙,不但可以自然繁殖且魚苗產量穩定,可提供給養殖業者,從此開啟台灣虱目魚苗的量產產業。
剖魚竟有獨特刀法?饕客最愛魚肚部位
由於台灣人嗜吃虱目魚肚,還講究吃無骨虱目魚,因此切割時有獨特刀法,既非自魚背,亦非自魚肚,而是在去鰓並切除頭部後,自魚身中央入刀,因為此處是油脂豐富、饕客最愛的魚肚,與油脂較少的背鰭肉的分界。先在魚身兩面都以半月形弧度劃至魚腹部,「撕」下整片魚肚,並順勢清除內臟;接下來兩面都貼著中骨切至尾部,取下魚背肉。
賣虱目魚的店家,須在開店前就先用魚骨熬湯,10多斤的魚骨要熬上半小時,然後煮魚肚、燙魚皮和蚵仔。早年虱目魚不是終年都有,只有農曆2月到10月才會賣魚粥,由於必須為粒粒分明的飯湯,因此要用在來米才經得起煮,店家會一邊煮、一邊斟酌來客量,決定加多少半生熟的飯到湯鍋中煮,以免煮過頭影響口感。
一般而言,除非特別指定要吃魚肚粥,否則虱目魚粥用的都是無刺的魚嶺,也就是背鰭肉,粥裡必有油蔥酥、芹菜珠或韮菜花,然後再加胡椒粉、蔥花來調味。
內容來源:《餐桌上的臺灣史》,大是文化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南的無刺虱目魚怎麼辦到的?職人去魚刺高超技巧大公開!
▶去市場買魚的時候,挑選養殖或野生的魚有沒有差?
▶認識養殖水產品必檢的三種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