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由於保健營養食品國內市場有限,勢必要考量外銷出口,但現階台灣產業尚未有足夠量能應對國際市場。然而當前想要讓台灣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得更加深遠,需透過專精化的分工以推動產業鏈進步。業者期待政府單位的制度以及法規都能持續修繕,以幫助國內產業接軌國際。

採訪·撰文=編輯部

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簡稱食品所)ITIS團隊調查及推估,2021年保健營養食品市場規模約為新台幣1608億元,相較2020年成長了10.26%,顯見台灣內需市場蓬勃發展。然而根據財政部關務署海關出口總值(含復出口)之錠劑、膠囊狀食物製品統計,近10年出口值雖有成長,2021年為25.6億元,相較2020僅微幅成長1.19%,可見台灣營養保健食品市場要持續擴大,除了內需市場的深耕,在外銷出口上也須再進行耕耘。

內需市場有限 國內廠商難與國際競爭

然而面對持續成長的市場,加上內需市場有限,國內廠商勢必要考量外銷出口,然而要走出台灣尚有許多問題待解決。「要成就國際品牌、走到海外非常挑戰,因為台灣原料大部分都是進口的,出口到國外販售當地也有原料代理商,就算國內有技術,國外也要有渠道、市場才能販售。原料要能出口必須擁有產業資源、組織架構人力。而台灣的原料、半原料有機會出口,但生產規模比較限縮是一個挑戰。」遠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彥安一語點出台灣保健品的市場痛點。

和聚國際生醫材料有限公司執行長林俊曜也表示,台灣保健品的代工廠目前相對來說很難與國際競爭,以目前國內代工廠的規模與產能來說,大部分都是滿足台灣市場需求為主,不一定有能力或場地再擴大產能,比起中國競業的產能相對受限。

素材研發與加工是發展機會點 專精分工推動產業鏈進步

想要讓台灣的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得更加深遠,陳彥安建議,從素材端到成品端以及終端銷售都需要業者在各自的崗位上鑽研,透過專精化的分工,才能推動產業鏈進步。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謝昌衛認為,從加工端的產品加值,發揮本地的科學與加工技術優勢,將其他地區的原料製作成高價的末端產品,是台灣深耕市場的機會。而從原料端的角度來說,發展益生菌與菌菇發酵類型等較不受栽種面積與栽種人力成本限制發展,也將會是台灣產業的機會點。

攜手搶外銷訂單進軍國際 橫向合作穩固國際市場

面對有限的產能,國內業者也自行籌組解方,試圖走出一條生路。2021年7月大江生醫與台塑生醫聯手共組台灣生技大聯盟平台,希望台灣優秀的生技公司加入生技大聯盟互相幫忙,並利用大江生醫在歐美的經驗、優勢幫助其他企業,其他企業也可以在不同通路幫助到大江生醫或旗下子公司,形成雙向的合作。陳彥安所也認為如果有機會接到國際訂單,國內業者以協同合作的方式一起代工,才有國際化的機會。

保健營養食品素材受限於法 審查標準可更具體透明

此外,法規的限制更是廠商的緊箍咒。根據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2021年國內保健營養食品產業現況調查指出,「國外能使用之保健營養食品素材在台灣不能使用,生產製造受限,外銷出口受阻」不僅是國內業者在拓展外銷市場所遇之首要瓶頸,也因為素材的限縮導致國內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不足。葡萄王生技董事長曾盛麟及其龍潭分公司總經理陳勁初談到,蟬花、猴頭菇這兩項產品都具有外銷潛力,猴頭菇已經外銷出口,另外樟芝系列產品在東南亞也已開啟知名度,然而蟬花這項產品在台灣已經開發了18年,也獲得馬來西亞、歐洲、日本等多國的專利技術獎項,卻因為使用的是新素材,礙於台灣的審查曠日持久,且審查標準不夠具體、透明而尚無法上市,曾盛麟也表示這樣的狀況著實會讓企業感到沮喪,陳勁初也建議,期望面對新素材的審核可以有更標準化的程序以及明確的審核標準。

保健品管理法規應與國際接軌 業界盼制度發展更加友善

相較於台灣僅有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得以宣稱保健功效,日本「機能性表示食品」的規定相對彈性,只需要標示清楚劑量、功效並檢附科學數據即可提出申請,通過後即可宣稱特定功效並且標示機能性食品進行販售。面對法規的限縮,除了企業希望國內法規能有更開放的態度之外,食品所資深研究員陳麗婷也提到,「日本食品機能法規讓保健產品可以說明的更加清楚,產品功效與劑量更加透明公開,提升消費者選購意願。」穀研所技術服務組組長許瑞瑱也表示,「雖然各國國情不同,法規也會有所差異,希望國內可以像日本的機能食品有個緩衝地帶,幫助台灣保健食品業的發展。」

此外,面對各國規範標準的不同,為了讓業者出口的產品有國家驗證依據,我國也在2020年開始推動保健營養食品GMP系統性驗證。然而目前保健營養食品GMP不像健康食品認證通過後可以作為廣告使用,因此對一般沒有外銷的廠商來說誘因不大。

面對保健食品這塊大餅,許多業者加入市場想要分一杯羹,又不去申請健康食品認證,為了展現產品優勢而可能在行銷用語上觸法,為此甚至還有廠商會把違規宣稱療效的可能罰金編入行銷預算中,這也顯示台灣法規規範看似嚴謹,業者卻還是會鑽漏洞。然而想要推動產業的蓬勃發展,並不能只著重在行銷面上的操作,創造短期的銷量,整體產業鏈需要更加專業化地投入研究,外銷出口上的籌備、規劃,政府單位的制度制定以及法規的修訂都還有發展的空間,唯有從產業進步的角度透析,才能實質地推動保健食品業的成熟發展。

【本文出自食力Vol.30季刊《販賣健康是門好生意!1600億的保健營養商機大餅 網紅、媒體、營養師都搶著賣》】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網紅名人搶入保健市場!精準行銷讓流量變現 速效有感搶商機
▶保健品前10大品牌市占率4年減少2成!新品牌湧入、擠壓傳統大廠版圖
▶新消費者與品牌爭相擠入!破1600億的保健食品大餅如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