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普遍大眾對台南人的刻板印象是愛吃甜,但其實早年「吃糯米」才是正宗台南長輩的愛好,尤其「8分鹹、2分甜」的黃金比例油飯吃法,鹹味在甜米糕的襯托下香氣更為明顯,兩種味道夾雜並不唐突,反倒相互襯托,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撰文=黃婉玲(「黃婉玲台菜教室」創辦人)

常聽人說「台南人愛吃甜是為了炫富」,這句話雖然一直讓老台南人納悶,但最近真的感覺台南店家的口味愈來愈甜。台南很多傳統小吃店近年多由外地人接掌,將這句話奉為圭臬的店家認為台南小吃就是要甜,做菜時只知道拚命加糖,忽略了傳統台南人的甜其實是加了甘草所產生的甘甜,而這種過甜的小吃則常讓老台南人嚇得卻步不前。

台南人不等於愛吃甜 正宗老台南人「吃糯米炫富 」?

其實台南人並沒有特別愛吃甜,炫富也不是用甜來象徵!若真要說老台南人炫富的方式,我認為應該是「愛吃糯米」。

以前的年代貧富懸殊很大,糯米產量較少、價格自然較高,白米雖然相對便宜,但富裕人家不會因為價格而減少食用。糯米卻不同。糯米早年屬於昂貴食材,一般人無法天天吃得到用糯米製作的食物,端午節時這現象尤其明顯。在那個年代,要吃上一顆滿是糯米的粽子並不簡單!經濟較不富裕的家庭,綁粽子時往往得在糯米中摻雜雜糧充數,以減少些許經濟壓力,因此衍生出「米豆粽」、「綠豆仁粽」等不一樣的美味。隨著時間腳步進展到民國50年、60年,經濟情況逐漸轉好,糯米價格依然比白米高,油飯仍然不是人人吃得起,米糕粥更是一道高檔點心。現代經濟富裕,糯米與白米的差距不再明顯,上述現象逐漸消失。

母親家族每1位長輩都愛吃糯米,只要是糯米製作的菜餚就特別喜愛,從大姨到媽媽,口中時常掛著一句話就是「我天生有個糯米肚」。明明很多人認為糯米易傷胃,不宜吃多,但吃糯米對她們而言從來不是負擔,反而是飲食上最輕鬆的事,我想是她們懂得品嚐糯米的美好滋味所致。

油飯黃金比例「8分鹹、2分甜」 鹹中帶甜口感美味

早年一般家庭不見得會自己製作油飯,因為過去多是大家族住在一起,要一次取得大量食材並不容易,而且若沒有真功夫卻想在家裡做油飯,那可是件大事,忙了半天端出來的成品不一定能獲得青睞之外,還得背負被公婆責難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的罪名,寧可不做。即使阿舍家有家廚,除非喜獲麟兒,否則也不會沒事就製作油飯。若有必要做油飯時,都會慎重尋覓,向懂得做油飯的總鋪師訂購,或向專業做油飯的店家購買。

早年的彌月油飯到底長什麼樣子呢?過去的彌月油飯通常以圓盤盛裝,長條型紙盒是近年的事,並以7分鹹、3分甜的比例盛裝送禮。食用時還有個小技巧,可依「8分鹹、2分甜」的黃金比例,將兩種口味的油飯同時入口,鹹中帶甜,口味曼妙,煞是迷人。若是遇到對吃不講究的人,先吃甜的再吃鹹,或甜、鹹交叉食用,都不會覺得順口。

早年甜鹹交融油飯吃法為長輩特權?

用筷子夾起甜鹹交融的「老饕吃法」又是什麼樣的曼妙滋味呢?我的感覺是鹹中帶著微微的甜,「迷人」兩字已難以形容,而是「驚豔」。鹹味在甜米糕的襯托下香氣更為明顯,整體味道融合卻又顯得淡雅,兩種味道夾雜並不唐突,反倒相互襯托,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只可惜早年這種吃法都是長輩的權利,小孩子只能吃鹹油飯,因為甜油飯的分量太少,索性一句「小孩不懂品味」,讓這滋味頓時變成大人專屬。長大後才吃到這滋味,初品嚐時真是驚為天人,久久難以忘懷。

單純1盒甜油飯的話,吃多了會覺得膩,而當愈多人沒嚐過「鹹甜交融」的吃法,不懂同時入口的曼妙風味,甜油飯的存在地位自然也就消失了。

甜油飯製作難拿捏 至今越來越少見

年幼時家裡長輩交際較多,吃到各家送來的油飯機率很高,我發現每一次嚐到甜油飯的甜滋味都不太一樣,會調皮地為送來的甜油飯私下打分數,看誰家的甜油飯最好吃。每次媽媽端上1小盤甜油飯時,深愛這滋味的我總忍不住偷嚐1小口,卻也讓整盤油飯出現明顯缺角。媽媽知道我喜歡那個甜滋味,總會笑笑說著「又有小老鼠來偷吃了」。

可惜時至今日,大家已很少吃到甜油飯,逐漸遺忘了還有這道點心。我推測甜油飯的消失原因與師傅對於甜味的程度拿捏有關,因為製作甜油飯時若稍一失手,就會變得過甜,吃起來膩口而不受歡迎;但若擔心失手而綁手綁腳不敢放料,又容易做得不夠甜,帶不出味道。因此在製作甜油飯時,記住應有的甜滋味變得至關重要,倘若沒吃過,還真的不知道甜的定義在哪裡。

我曾聽長輩抱怨「現在的甜油飯不是愈做愈甜,就是做得不夠甜」,做得太甜會難以下嚥,不甜則覺得好像吃白糯米飯,只有米飯味而少了甜香,然而,恰到好處的甜味將讓甜油飯顯得格外誘人,清爽優雅的滋味在嘴裡綻放,教人怎能不喜愛。由於沒有高手能做出好吃的甜油飯,逐漸讓大家對甜油飯興趣缺缺,惡性循環下,師傅乾脆不做了,加上傳統禮制不再,甜油飯在市面上自然逐漸消失。

內容來源:《被誤解的老台菜》,時報文化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別小看老台菜精華食材「爆扁魚」!低溫爆香手法除臭留香的烹煮技巧怎麼做?

▶油飯、菜包、湯圓都少不了這一味!「配頭」成就客家料理的獨特風味

▶不只酸甜苦辣鹹,台灣菜竟可被細分為17種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