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實務上,安全採收期通常設定於「農作物上的農藥還具有防治效力,但此殘留量對人體已經無害」的時間點。

撰文=顏瑞泓(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負責主持農藥暨環境毒物研究室,曾獲頒臺大生物資源及農學院年輕學者學術研究獎、2014臺灣農業化學會第52屆大會學術榮譽獎。)

Q:什麼是安全採收期?這段期間採收的蔬果吃起來就安全嗎?

A:
農藥噴施後,就會開始不斷消散分解。透過實驗瞭解,不同農藥施用在不同的農作物上後,隨著時間消散的狀況。而根據這份資料,就可以估算最理想的安全採收期,當到達理想的安全採收期時,通常農藥已經消散至偵測不到的狀況。

但實際作業的時候,由於病蟲害防治上的需要,並考慮農藥的毒性高低,一般會將安全採收期的設定提前幾天。也就是在採收前,仍會讓農藥殘留量維持在具有最低防治效果,而這個時間點農藥的殘留量在食用上也是安全的。

舉例來說,某農藥施用後偵測數值為1.6ppm;施用8天時剩0.2ppm;施用10天時,偵測剩下0.1ppm,12天剩下0.05ppm,如再降解就會偵測不到了。若對害物的防治需要有效濃度高於0.2ppm,而經過動物毒性試驗後,確認結果在0.2ppm是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即可能將其安全採收期訂為8天後,而不是完全消散的12天以後。

「安全採收期」是指農藥施用後隔多久時間才可以採收,而此時殘留在農作物上的農藥量,消費者食用時是不會有安全疑慮的。

延伸閱讀:
醋、小蘇打、自來水,哪種洗菜去農藥效果最好?
農藥殘留量如何制定?特別愛吃某樣菜也沒事嗎?
黃㯖昌捍衛農科為志業  有用農藥的作物不等於毒食

內容來源=《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家庭必備!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由商周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