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農新創形式已經不只是青年返鄉,不僅可利用科技在產業鏈前端提供優質生產協助,於中端得以大數據遠端監控,在後端更可提供各式多元化的消費者服務。但普遍認為是營運困難的資金來源,真的會是新創唯一的挑戰嗎?

採訪=林玉婷、劉倢妤
撰文=劉倢妤

食農新創產業正蓬勃發展中,有別於以往認知的青年返鄉捲起袖子而後下田耕作。目前台灣已有許多食農新創團隊結合了各領域的專長,包括農藝耕作、資訊工程、及資料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利用科技進一步創造出跨領域的系統性服務,以找回食農與人切合的關聯與溫度,更以提升環境永續性為目標,將台灣食農產業帶向國際。

但新創團隊面臨理念與產品服務推廣,普遍認為資金為一大隱憂,好食好事基金會致力於推廣台灣食農軟實力,執行長邱子權即表示:「缺乏資金其實不是真正的問題,應該要回歸到整個新創產業本身,建立一套可直接銷售的模型,不論是賣產品或是服務,讓新創產業可以先從顧客身上賺錢而不必依賴創投」。

邱子權強調,「依賴創投的情形下,可能會讓團隊重心偏離,進而走不出新創團隊的獨特性。因此食農新創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如何『銷售』」。

那麼,目前台灣有哪些食農新創的銷售和服務案例可供參考呢?

讓數字說話 以科學監控農業、優質生產

耕作及產銷過程中所需面對的問題非常多樣,如何利用科技以協助生產是一大課題。堅信科技能與人和平相處的科技農夫陳新豪利用大數據分析環境,不只幫茭白筍農友找到具有天然礦物質及元素的水源,更可以建立微型氣候網遠端監控農場。

而希冀打破慣行農業成見及以感覺行事的農業生產模式,「阿龜微氣候天眼通」團隊則是以資料科學及IOT物聯網技術為基底,利用軟體開發及數據分析建立台灣本土農作的科學化資訊,進而生產優質農產品。成立者吳君孝表示,全球對於生產優質農作所需的相關資料收集分析等技術需求很大,他希望能從台灣出發將此技術帶向全世界。 至於現今農產產銷供應鏈過長並導致市場供應價格失衡的困境,「菜蟲農食」團隊則透過數據演算法以計算出最合適消費者的價錢及降低固定運輸成本,以新的服務模式讓餐廳能直接向農家採購新鮮蔬果。


至於文青界正夯的精釀啤酒,其中以永續生產為其理念的「禾餘麥酒」,是唯一從耕種到釀造、全程不假他人的特例。一開始從台大實驗室取出的20克大麥種子,到現在的2甲耕作地,人稱「大麥王」的創辦人陳相全指出,「台灣這塊土地上,很弔詭的是種的東西沒人吃,吃的東西又沒人種,導致台灣農業現況最缺乏的是種植的人才。如果晚個十年再來進行禾餘麥酒這項計畫,台灣可能就沒有會種植大麥的農夫了。」因此陳相全憑藉師承聖地牙哥釀酒廠的經驗,至今仍在努力復育台灣本土穀糧生產,以搭配台灣本土作物釀造出具有獨特風味的啤酒,如使用台南出產的白玉米所製成的白玉麥酒。總妥協長夏之璿表示,目前正積極參與國際啤酒大賽,並將深耕國內外通路,讓產品能在更高度的曝光與推廣下,讓台灣本土農產品能走向國際。

利用科技,打破食事傳統思維並帶給消費者多元化的服務

飲食及營養是每個人無時無刻皆會面對的課題,然而科技進步及創新思維趨勢影響下,現今的食品及營養相關新創團隊勢必要和以往傳統產業有所不同。致力要利用科技創造出料理各種美味的「KitchBot」,其創辦者Sam及Casear表示,期望能透過產品Vulcan重現出故鄉或媽媽的料理記憶。器材透過插座便能控制電器烹煮食材的過程,並搭配app中的各式食譜,便能讓每一次煮菜都能控制在最完美的狀態,甚至最近盛行的舒肥料理法也難不倒它。

享受美食同時,維持身體健康也是必要的,「Cofit」希望拉近營養師與消費者間的距離,透過app讓專屬營養師能針對不同生命週期的消費者,規劃出個人化飲食以控制飲食內容及均衡度,以達成不同目標,如減重及慢性病病情控制等。


食農新創除了好的動機及想法 需要創業衝勁與無畏精神

從農地到餐桌(Farm to Fork),藉由科技整合產業鏈並帶給消費者更多便利是食農新創的一大特點。邱子權更鼓勵食農新創團隊,「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新創家必須藉由增加自己的曝光度,找到潛在的需求方以創造更多的機會。」邱子權鼓勵新創者要更有創業的突圍精神,不要僅在自己的圈圈中,要盡量走出來參與新創分享活動,把自己的想法對外推廣,不僅可以從交流中吸取經驗以讓視野更加開闊,更可能在聽眾群中找到潛在的客戶和投資者。

延伸閱讀:
食品業也講大數據 商品資料庫如何翻轉食品創新

食品創新可以這樣做:學生 向「沒有」借創意

MIT創業極限挑戰營最佳創業提案! 黃苡芳:解決食農問題 不能受限台灣、要放眼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