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中醫的人對下面的場景應該滿熟悉的:看診後醫師細細交代:「烤、炸不能吃、辛辣不能吃、冰的不能吃、甜的不能吃......」,病人比較多沒時間一個一個講的,可能就直接拿出一張衛教單指著說:「這張上面的都不能吃!」
我就有幾次聽病人開玩笑地抱怨著過往看中醫的經驗:「王醫師,你看我也算是很合作的病人了吧?可是拿到那張單子,真要照做的話,還真的不知道平常能吃什麼!」
對於真正病況算比較嚴重的患者,我會出言告誡,然而我應該算是中醫師裡面相對比較少提「飲食禁忌」的。一方面因為我的想法比較傾向「身體會告訴你什麼不適合吃」。健康的人體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調節能力,醫師的責任在於衛教病人如何觀察那些超出人體調節能力的徵兆,即早修正。
另一方面我也認為,基本上無論患者有沒有配合飲食或生活作息的調整,當我們用對了藥、做對了針灸或傷科處置,患者都應該要能夠感受到一定的療效。此時,醫師的處置方向正確,再加上衛教調整,說服力高,患者看到身體的改變後也較能配合。總之就是「給魚吃,不如教你、讓你理解如何抓魚」的概念。
當然,這樣的想法並不能讓我免於常常被患者提問。細數中醫師常被問到的問題,最常被提到的包括「我需不需要補什麼?」、「吃中藥可以吃蘿蔔嗎?」、「關節痛可不可以吃竹筍?」......。說到底,每個人都很關心到底該吃什麼才有益於健康,但有個更重要的問題反而常被忽略,其實「什麼時候該吃」才是現代中醫師最常需要處理的根本問題。
人到底什麼時候該吃東西?正常來說是飢餓的時候,但是請大家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有感覺到飢餓了呢?嚴格來說,「飢」與「餓」描述的是不同的事,「飢」是指食物不足,可以是因為外在環境的食物來源不夠,也可以是吃進去的食物已經經過消化、排空,是一種客觀的狀態。「餓」指的是想吃的念頭或慾望,是一種主觀的感受。
「飢」與「餓」既然是兩件事,就有不同的排列組合。「又飢又餓」,應該要進食,給予食物即可。要注意的是若已經長時間處於又飢又餓的狀態,初期腸胃功能不佳應該清淡飲食、少量多餐。「飢而不餓」,有些減肥減過頭的患者,營養都不夠了但就是不想吃,嚴重的可能變成厭食症。這種狀況下強迫進食不見得有益,重點在調養補益心神,由情緒與思想著手。
至於「餓而不飢」與「不飢不餓」則是現代人的通病,兩者都很容易造成肥胖的問題。前者明明不缺營養,但就是一直想吃東西。這種人往往是屬於工作或生活中壓力較大,沒有其他的舒壓管道,依靠吃來緩解,進而變得食慾旺盛。理想的狀態需要尋求紓壓或減壓的方式,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減少依賴飲食紓壓,可以配合一些疏肝解鬱瀉心火的中藥調理。
至於後者,往往是主動或被動的讓腸胃道被塞滿食物,在成年人來說可能是單純的飲食不知節制或應酬過多,每攤都不得不吃點喝點;在孩童可能是愛護子女的家長、長輩過度餵食,長期下來都可能造成腸胃的過度負擔,影響健康。對於這種狀況,反而需要建議少吃、少餵,甚至中醫要先瀉腑通便,協助排空。
總而言之,這邊想傳達的觀念是:什麼時候吃,有時候比吃什麼還重要。三餐定時是可以的,但是在每餐前應該會有一小段感覺到「飢餓」的時間。沒有飢餓的感覺,表示前一餐量過多了,這餐應該少點。前一天晚上破戒吃了點宵夜,早上起來都還堵堵的,就不要硬塞一段奶、蛋、肉,一點清粥小菜就好。工作壓力大,餓而不飢,吃塊餅乾解解讒就好,別每天下午喝一杯全糖的珍奶(雖然甜食真的紓壓)。飢而不餓,不想吃也別勉強,調整心情,由食慾了再來嘗試少量進食,別讓「吃」變成另一種壓力,真的嚴重也不要害怕就醫。能夠做到這些,相信每個人的腸胃健康、體態身形都會進步,「食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