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遷、自然資源耗竭與人口膨脹導致糧食缺乏等,傳統育種的農業技術恐怕已不足以應付這些挑戰。為什麼這樣說呢?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余淑美院士、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賀端華院士表示,因為傳統育種需具備充足的種源,才能找到符合需求的性狀,且通常需要雜交多代、耗費數年的光陰,優秀的新品種(例如:金鑽鳳梨、愛文芒果等)才能問世。

幸好,隨著科技持續地進步,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可以精準快速地改變植物品種的特性,培育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例如:更營養、更多產、更抗病與逆境),幫助農作物增進價值,也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地享用更優質的糧食。

未來,將會有更多新興育種技術運用在農業科技上,改善作物生產效率及維護地力永續,讓人類生存與環境保護之間達到更好的平衡,使自然資源能夠真正地永續利用。

【本文由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專案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特別企劃】改變農業的未來,基因編輯技術
【食聞】基改5超人:超級英雄的真相大解密
【食專題】紛擾20年 基改作物大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