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據挪威水質研究中心2017年12月發布報告,看似乾淨的北極海裡,事實上也可能因為洋流和風力的關係,而使塑膠垃圾從歐洲和美洲往北帶,最終抵達北極海裡的生物與環境受到污染,範圍可能擴及全球。
撰文=張越評
2013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Plymouth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抽驗10種在英吉利海峽捕抓到的魚類,發現504隻魚中超過3分之1,其腸胃道內有塑膠碎片殘留,這些塑膠碎片的尺寸小於5毫米,科學家稱之為「塑膠微粒(Microbead)」。
經科學家分析,這些塑膠微粒主要來自於3種物質:衣料中的合成纖維、清潔用品中的塑膠顆粒、由塑膠袋或塑膠瓶蓋等大型塑膠物崩解而成的塑膠脆片。
消費者市場策略調查機構 Euromonitor 的全球包裝趨勢報告,估計2021年全球瓶裝水消費量將增加到5833億瓶,但這些多數塑膠瓶在2016年的回收率不到50%,其中只有7%重新再製為新瓶,大多數塑膠瓶最終都堆放在垃圾填埋場或海洋中。長期致力於循環經濟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研究估計,2050年時,海中將含有比魚更多的塑料。
塑料崩解產生的塑膠微粒,由於尺寸極小,很輕易就能通過排水孔及污水處理廠的過濾設備,直接流向河川與海洋,因此漂浮在海洋中的塑膠微粒,便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並累積於腸胃道。
2013年英國科學家Stephanie L. Wright等人發現,塑膠微粒除了割傷並堵塞海洋生物的消化腺,讓海洋生物有飽食的錯覺,還可能會穿越細胞膜進入身體組織。Stephanie L. Wright等人綜合許多研究也發現,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攝食後,還會透過金槍魚、魷魚、齒鯨類鯨魚、海鳥和海豹等的生物捕食而散布於食物鏈。
據挪威水質研究中心(Norwegian Institute for Water Research, NIVA)2017年12月發布報告,看似乾淨的北極海裡,事實上也可能因為洋流和風力的關係,而使塑膠垃圾從歐洲和美洲往北帶,最終抵達北極海裡的生物與環境受到污染。
2016年中國研究提出,生蠔可能可作為全球塑膠微粒污染的生物指標,因為此種軟體動物生活在海床,也就是許多塑膠最終會停留的地方。NIVA報告結果指出挪威沿岸的任何檢驗中,生蠔都含有最多的塑膠微粒,在挪威外海,平均每1隻此種軟體動物中含有1.8片塑膠微粒,在北極海看到的則有4.3片。
由於海洋污染擴及全球,受到污染的生蠔或是淡菜,最終可能出現在歐洲、北極到亞洲的餐桌上。雖然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或人類吃下後的衝擊仍不清楚,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表示,人類在食用魚類時多半會將內臟、腸道清除,因此對人類的健康影響不大,雖然還是有可能會透過食用貝類而攝取到塑膠微粒,但其攝取量也不足以對健康造成風險。
雖然對健康的影響尚未明瞭,但地球上每一個環節都緊緊相扣,除了被動等待科學研究之外,也需要注意減少使用拋棄式塑膠製品。據聯合國表示,塑膠占全球海洋垃圾60~80%,2017年12月,有近200個國家簽署1份聯合國決議案,決心要每年清除掉800萬噸海洋塑膠。但產出量(每年約800萬噸的塑膠流進海洋)減去清除量,僅維持持平效果,如要「改善」海洋環境,還得從最根本的減量使用塑膠做起。
台灣2002年推行「限塑政策」以來,要求量販店和超市只能提供付費塑膠袋,10餘年來全台購物用塑膠袋從每年30多億個降至約14億。然而台灣目前的再生處理技術有限,每年14億的塑膠垃圾大多數仍被丟進焚化爐燃燒。
2018年1月1日起台灣限塑政策擴大限制對象,從7大類、2萬家業者,擴大為14大類、10萬家業者,民眾至書局文具店、手搖飲料店及藥粧店購物時,店家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預估每年便能再為地球減少堆積10餘億個。拯救海洋生命可能就是如此簡單:從手邊的限塑生活一點一滴累積。
延伸閱讀
▶當海洋枯竭成為事實,養殖貝類就是機會——貝類4大明日之星
▶夢幻環保包材「海藻包裝紙」,能生物分解,吃下肚還能獲得營養!
▶無塑時代來臨?法國2020年起全面禁塑膠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