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運用不同種的小麥與麵粉,依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調配出各種不同筋性與特性的麵粉或專用麵粉,是各家麵粉廠的商業機密。

撰文=周清源(現任僑泰興麵粉廠顧問、文化大學海青班教師、勞動部勞力發展署中式麵食與中式米食技能檢定委員,曾任中華穀類研究所)

小麥與麵粉的關係

1. F1、F2為粉心麵粉,蛋白質低、灰分低、水分低、彈性好、展性差、吸水高。
2. F3、F4為外緣麵粉,蛋白質高、灰分高、水分高、彈性差、展性好、吸水低。
3. 硬麥分紅春麥、紅冬麥、白硬麥、杜蘭麥;軟麥分白軟麥、紅軟麥。
4. 現代配粉技術是依產品特性,可單一小麥、二種小麥或多種小麥,用不同部位的麵粉,用不同的比例混合,調配各種不同筋性與特性的麵粉或專用麵粉。
5. F1、F2、F3、F4之線條,表示可相互以不同的%混和,可調製成各種特性的麵粉,這是麵粉廠的機密。
備註:灰分是指小麥燃燒後剩下的無機雜質,分布極不均勻,麩皮與胚芽的灰分高,胚乳較低。麵粉品質愈高,所含的灰分就愈低。因此,白度與灰分是麵粉品質的加工指標。

小麥分類

小麥結構

小麥由3個部分組成,最外層的麩皮約占粒重的14%~18%;賴以發芽的胚芽只占1%~2%;胚乳約占78~84%。胚乳與麩皮間還有糊粉層黏連。麥粒經過製粉使麩皮、胚芽和胚乳分離,並將胚乳磨細製成人們食用的麵粉。

1.麩皮(皮層):由外向內依次為表皮、外果皮、內果皮、種皮、珠心層等,這5層含粗纖維較多,營養少,難以消化。最裡的第6層是糊粉層,約占麩皮重量的40~50%,有較豐富的營養價值,粗纖維含量較少,但尚有部分不易消化的纖維素、五聚糖和很高的灰分,因此未混入麵粉。
2.胚芽(胚):胚芽含有脂肪和糖,不適宜長期保管,因此不宜將胚芽磨入麵粉。胚芽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可提出加以利用。
3.麵粉(胚乳):胚乳是麵粉的基本部分,胚乳含量愈高,出粉率就愈高。

小麥製粉

將小麥籽粒剝開,從皮層上分出胚乳,並將其磨細成粉。小麥磨製前需經去除雜質及不良小麥的精選步驟,再依小麥的含水量加水至磨粉前所需的水分(潤麥),可穩定麵粉的品質。常用的磨粉方法有:

1.普通麵粉:用鋼輥磨磨粉,轉速度快、溫度高,色澤白。由於高速研磨,
各種營養物質會損失,澱粉會受到破壞,吸水降低,麥香味稍差。
2.石磨麵粉:是用有勾槽的石質磨盤,在低速低溫下研磨,呈自然微黃的色澤。含大量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吸水較高,麥香味很濃。

延伸閱讀:
麵粉澱粉面面觀 從麵包製作所需談起
從色澤、口感到保存期 油脂用量對麵食的影響
為什麼做麵食要加糖?不加糖不行嗎?

內容來源=《國寶級大師的中式麵食聖經:日常到經典、基礎到專業,131款麵食製作技巧傾囊相授》,由三采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