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15年「台灣食品GMP協會」改組為「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其受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監督,並以接軌GFSI為未來重點計畫。

撰文=張越評

《良好作業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是世界衛生組織於1975年11月公布的食物、藥品、醫療產品生產和質量的管理法規,1989年台灣也將GMP標準納入了管制規範,並在1994年5月6日由媽媽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文林擔任第一屆理事長,成立「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作為食品GMP推廣宣導執行機構,在台灣算起來已施行有近30年歷史。

過去食品GMP認證僅針對食品「製造過程」中品質和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因此推行後期被認為有其不及之處,且2000年也由「政府推動階段」轉型為「政府與民間推動階段」,其理監事或董監事會由食品公司所組成,對於食安事件爆發後引起一連串質疑,2014年4月起GMP協會理事長已改由學者專家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孫寶年擔任。

孫寶年上任後指出,2015年1月1日GMP新制實施,與舊制只要部份產品有GMP認證即可取得資格不同,若原GMP廠無法讓同類產品全數通過驗證,依照新制即撤銷該廠GMP資格,同年4月也將組織改組納入原物料業者、通路業者以及消費者團體,並將「台灣食品GMP協會」更名為「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aiwan Quality Food Association)」。

改組後TQF更加致力於源頭管理,原料供應商評鑑以及原料的溯源,都是生產者要通過認證所要做的第一步,TQF本身也將受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監督,其為台灣唯一具備國際標準的「認證機構」,以檢視TQF這類檢驗機構是否足夠完善。

為保障全球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歐盟食品零售商於2005年提出《全球食品安全主張(GFSI)》,提供知識交換平台,討論全球食安問題並提供全球會員食品安全的遵循標準,TQF即以此擬定驗證標準並尋求加入會員,2017年3月孫寶年表示接軌GFSI是TQF未來重點計畫,預計2017年可完成第一階段準備工作。TQF也與通路商合作,如統一、全家、萊爾富、家樂福、大潤發和OK便利商店等,減少食品業者近年來為了配合各個通路而延伸出過度重複驗證的問題,力求達成GFSI驗證條件、做好二級品管,與BRC、SQF、FSSC22000、FS等歐美認驗證體系並駕齊驅。

延伸閱讀
認識國內食品標章
二級品管新制度 食品業者付費執行第三方驗證
追蹤追溯是食安管理關鍵手段 人才、科技、數據相互搭配更加分

參考資料
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
台灣來鴻:GMP食安標章破功 美食天堂蒙塵
TQF服務再進化 聯手通路商接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