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臺灣區釀造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的前身為「臺灣區醬油工業同業公會」,目前主要業務為釀造各式調味醬及其他釀造相關食品的推廣。

撰文=黃宜稜

1973年6月30日「臺灣區醬油工業同業公會」正式成立,此公會為現今「臺灣區釀造食品工業同業公會(Taiwan Fermenting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的前身,同時也是日治時代的「醬油工業統制株式會社」解散後,再度成立的醬油工業組織。

明鄭時期來臺的軍人與民眾將醬油釀造技術帶來臺灣,為台灣醬油釀造史的起源,從此醬油釀造技術廣泛流傳,無論是自家釀造使用或販售,將由已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民生用品,傳統上將煮熟後長成麴菌的黑豆加入食鹽後,放置於甕中發酵所得的黑豆蔭油,現今被醬油業奉為「古早釀造法」。

在日治時代早期,醬油業依舊維持著在自家釀造醬油的習慣,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物資缺乏,民生用品與軍用品皆受到控管,日本政府遂成立「醬油工業統制株式會社」,由官方統一配銷醬油,此舉也讓醬油釀造正式邁入產業化,而日式醬油也是在這時候傳入台灣。

光復後日本成立的株式會社解散,釀造醬油的方式逐漸分為兩種,一種為回歸到古早的自家釀造法,一種則是成立以黃豆和小麥為主的醬油釀造廠,而隨著國民政府遷移來台,也帶進了中國的醬油釀造業者,並與原有的釀造方式交錯融合,讓台灣的醬油文化有了更多元的風味,也因為各地的飲食差異,造就了台灣醬油「南甜北鹹」的封號。

「臺灣區醬油工業同業公會」成立之目的為醬油釀造的改良與推廣,後來其業務擴增到醋類、味噌及醬菜類等食品工業,因而在1981年1月28日改名為「臺灣區醬類工業同業公會」,之後又再度擴大其業務範圍,囊括了釀造各式調味醬及其他釀造相關食品,並再度改名為「臺灣區釀造食品工業同業公會」,此舉為台灣釀造業界的重大指標。

醬油是台灣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是深耕於我們記憶裡的滋味。孩提時期,放學後便可以聞到媽媽在廚房滷的蹄膀,長大後,換我們親手為家人燉煮一鍋擴肉,雖然都是由醬油所調味的料理,卻有著家家戶戶不斷傳承的獨特風味,如同台灣的醬油史一樣,百家爭鳴並各有其擁護者。

延伸閱讀:
了解醬油加工製造方式 選購分辨看成分標示
從豆油伯醬油事件教你挑烤肉醬!
王四全:黃豆通過嚴密把關才能煉出好油

參考資料:
台灣釀造食品資訊網
台灣醬油演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