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正文圖片提供=農委會企劃處

被視為是「食品身分證」的產銷履歷,日前由農委會與嘉義縣政府稽查人員於全聯超市發現,嘉義戴姓業者的產銷履歷牡蠣外包裝上,由於標籤內容與資訊系統對應資料不符,追查發現業者擅自偽造印製產銷履歷標籤。

農委會進一步協調漁業署、嘉義縣政府等單位比對查證後,業者才坦承確實自行套印標籤,而且偽造標籤已經長達一個月,主要原因是,現行產銷履歷採取「一籤一碼」,也就是每一個產品都有專屬的標籤,需要逐筆登錄生產流程,耗費人力成本比較高。但是貼有產銷履歷的牡蠣往往供不應求,於是擅自增印,但是偽造的標籤上驗證單位印錯,當稽查人員掃描QR Code比對資訊系統時,發現偽造標籤上寫的驗證單位是嘉義大學,但進入系統看到卻是海洋大學,因此東窗事發。

儘管農委會迅速查證,確認戴姓業者偽造屬實,並且開罰,同時既有的產銷履歷資格也將被撤銷,永遠不能再申請產銷履歷。但是出現偽造產銷履歷標籤的案例,確實讓消費者驚訝,擔心政府積極推 動的制度是否仍有疏漏,無法感到安心。

身為事件當事者之一海洋大學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暨檢驗中心主任冉繁華指出,發生首宗水產品的產銷履歷偽造事件,確實讓人驚訝,但是卻也反應出產銷履歷制度在推廣過程中,遭遇的問題與挑戰。

「只有好東西才會被仿冒,像是歐美精品賣得好,市場上就會出現山寨版,」冉繁華說,國內現行產銷履歷不論從申請認證到末端通路稽察制度,都比農產的有機制度更嚴謹更完整。就像這次事件是發生在嘉義縣政府進行例行稽查時發現 的。而且產銷履歷的驗證系統經過多次調整後到現行「一籤一碼」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資源,因此消費者無需對此制度失去信心。

只是任何制度再完備,都無法防備的因素是 「人」。漁產品的產銷履歷制度,是將漁產品從孵化、養殖到生產、加工處理、物流及販售整個過程的各階段,由各階段業者可分別將漁產品相關資訊詳細記錄到資訊平台上,每一筆漁產品交易資訊的紀錄都可追溯。但是台灣為數眾多的基礎養殖業者多半是小漁,投入的生產人力有限,要照顧生產漁獲,又要符合制度規定登錄資料,業者往往無暇應付。

此外,產銷履歷驗證制度仍未全面普及,現行只有具一定規模的連鎖超市、量販通路要求業者一定通過認證才能進貨,但是更多的漁產品零售通路,像是傳統市場、餐廳、攤販等,仍然是業者主要的銷售管道,因此產銷履歷推廣至今,以 水產品養殖面積來估算,加入驗證制度的業者,僅佔二十分之一,仍有極大推廣空間,因此如果能夠將大批民眾會接觸的餐飲管道,像是學校團膳業者、食材供應商等,從採購規範上要求業者,以採購有產銷履歷農漁產品為優先,制度推廣範圍會更擴大。

冉繁華強調建立農漁產品產銷履歷制度的目的,不代表所有的生產產品保證都沒有問題,而是讓管理者可以掌握農漁產品的生產供應鏈,一旦產品出現安全問題時,能夠透過檢視產銷紀錄,追查食品問題的環節,而當追溯責任歸屬機制建立後,也能降低生產者的風險。

透過手機掃描產銷履歷的驗證標章,消費者就能獲得農產品及生產者的正確情報,是制度提供的基本保障,不過真正會去掃描標章的民眾仍不普及,或許要如何推廣讓消費者能夠養成利用產銷履歷來幫助食品的選購與食品安全知識的建 立,是政府與業者應該攜手努力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