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食事

路邊的造型雞蛋糕起源可能來自古代,宋朝人特喜歡把點心做成動物造型,他們的想像力無窮無盡。如果您回到宋朝,可以見到多樣且好玩的象形食品。

原文標題:象形食品
作者》李開周


我在豫東平原長大,我們那兒有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或者正月初四,出嫁的女兒一定要回娘家走親戚,去的時候一定要帶上「棗花」作禮物。

「棗花」可不是棗樹開的花,它是一種體型龐大的點心,扁乎乎的,又大又圓,光看背面,有點兒像鍋蓋,把「鍋蓋」翻過來一瞧,咦,上面還有很多小點心,千姿百態,活潑可愛,都結結實實長在「鍋蓋」上面。

其實那「鍋蓋」是用發酵面做的大圓餅,「鍋蓋」上面的小點心是用發酵面、白糖、紅棗和其他材料做的小動物,包括金魚造型的面魚兒、鴿子造型的面鴿兒、燕子造型的面燕兒,以及面雞、面鴨、面羊、面豬、面牛、面蛤蟆……諸如此類的動物造型。

把點心做成動物造型,我覺得這種做法應該是從宋朝傳下來的。宋朝素食店裡賣棗糕,也是各種各樣的動物造型:鵪鶉形狀的棗糕、燕子形狀的棗糕、獅子形狀的棗糕、胖娃娃抱金魚形狀的棗糕……應有盡有。《水滸傳》第五十四回,李逵去請公孫勝,途中公孫勝餓了,想吃素點心,李逵給他買了一包棗糕。我估計那棗糕決不會長得跟磚頭似的,它應該跟我們豫東平原的「棗花」一樣做成各種各樣的動物造型,不然不好玩。

現在我們管模仿某種物品形狀加工成的食物叫「象形食品」。宋朝還沒有象形食品這個概念,但是宋朝人特喜歡製作象形食品。他們的想像力無窮無盡,除了模仿動物,還模仿植物;除了模仿植物,還模仿人物;除了模仿人物,還模仿建築;除了模仿建築,還模仿生活用品。總之沒有哪種物品不能模仿,沒有哪種東西的造型不可以成為食物的長相。

如果您回到宋朝,一準能見到這麼幾種非常好玩的象形食品:

有一種蜜餞叫作「笑靨兒」,很像美女的笑臉;有一種水果叫作「花瓜」,把瓜雕成了鮮花的形狀;有一種糖果叫作「獸糖」,是用各色模子灌製成的糖塊,有的像獅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梅花鹿。

有一種麵點叫作「亭兒」,是用麵團和飴糖捏制的成套點心,碼在紅漆木盤上,有正殿有偏殿,有假山有池塘,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建議您花幾百文錢買一套「亭兒」,然後從假山上的小亭子吃起,一直吃到門樓外面的朱紅杈子,等把這套花園別墅吃完了,您也飽了。

李開周

《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曾在《新京報》、《中國經營報》、《世界新聞報》、《羊城晚報》、《中國烹飪》和《萬科周刊》等媒體開設專欄 著有《祖宗的生活》、《千年樓市:穿越時空去古代置業》、《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風華》、《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