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Vegan指的是純素主義,在飲食上不食用任何來源是動物的食物,包含蜂蜜、牛奶與吉利丁製成的軟糖。主張不傷害動物的生活方式,並且反對任何剝削動物權益的行為。

撰文=劉宜叡

#Vegan,你的instagram也有這樣的hashtag嗎?

2013年台灣上映的電影《十二夜》讓動物保護議題自此之後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在歐美國家不只是寵物,更是關注「經濟動物」如雞、豬、牛、鵝的權益,以友善動物為出發點,發展出「Vegan」純素主義,而這陣風潮也刮進了台灣!

純素主義(Vegan)和素食(Vegetarian)一樣嗎?

在台灣「吃素」以3種類型為主,分為鍋邊素、蛋奶素和全素,且不吃五辛「蔥、大蒜、韭菜、洋蔥、小蒜」。Vegan指的是「純素主義」,也有人稱其為「維根」,雖說中文稱作「純素」,但與宗教信仰茹素的觀念有所不同。

Vegan強調的是不傷害動物的生活方式,像是不吃雞蛋與蜂蜜、不喝牛奶,甚至連以動物提煉的吉利丁製成的軟糖也不會出現在Vegan的餐桌上。Vegan不只限於飲食,連帶不使用動物毛皮,並反對任何剝削動物權益的行為,是一種生活型態。

然而Vegan相較於肉食人口還是少數。據統計資料(連結),畜牧業所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18%,比全世界所有因交通產生的溫室氣體比例還高。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近年來在世界各地衍生出許多氣候難民,而其中的解決之道,就是大量減少肉類的食用!

從省思尋回對經濟動物的同理心,進而成為Vegan!

榮獲多項與全球和平及動物權貢獻之獎項肯定的純素推廣組織CEVA(center for Effective Vegan Advocacy)的創辦人Melanie Joy博士,曾其著作《盲目的肉食主義:我們愛狗卻吃豬、穿牛皮?》中,從心理學角度探討肉食主義的意識形態與人類對待動物的矛盾態度,「邊逗弄狗狗,邊吃牛排」這種態度可能會引發認知失調,讓人們的同理心及道德感處在精神麻痺的狀態。

她受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之邀來台分享,如何從心理學、社會學及宏觀的角度有系統地推廣蔬食,並傳授蔬食推廣者如何有效運用心理學及社會學進行蔬食理念推廣,透過自我的省思,就有很大的機會從漠視到覺醒,進而尋回對「經濟動物」的同理心,讓更多人開始關注到自己的飲食觀念,進而調整或改變飲食習慣,成為Vegan飲食者。

友善溝通,讓比利時根特市成為世界第1個每周1日素食城市!

比利時根特市成為世界上第1個官方支持每周1日素食日城市的重要人物Tobias Leenaert,也是CEVA的專業推廣講師,他認為推廣蔬食的過程中,需保持友善與務實的行為才能得到支持,Tobias Leenaert強調「對肉食主義者說:『你是錯的』,是無意義的事!」,人類本具同理心,失去了同理心,則造成了不平衡,如果能夠建立健康永續的飲食觀,食肉除了可以減低對生態環境的傷害,同時也能調整慢性疾病、認知失調等連鎖性問題。

Melanie Joy與Tobias Leenaert都認為,人類1天有3次機會,可以選擇不傷害動物,若是馬上成為Vegan很困難,也可以成為Vegan的盟友,提高對飲食中的蔬食比例,期盼能共同在2040年達到全球肉食量減半的目標。

延伸閱讀
綠豆也能變成炒蛋? 連李嘉誠都投資的全素「正炒蛋」
素食新勢力 帶動食品產業與飲食界創新
素食者小心踩雷!8種可能不是全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