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品安全真正要落實,還得追溯至源頭農藥、動物用藥、食品添加物、製程、管理保存、運輸條件等等的風險控管。

撰文=張越評

已深陷多年的台灣食安困境到底該如何解決?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志明、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李明謙、南僑集團食安辦協理朱瑞姿等食品業界人士提出,追溯源頭、檢驗管理等風險控管的落實或許是一條路。

2016年8月30、31日台大公衛學院、臺灣民主基金會,主辦的台灣食品安全高峰會中,高志明、李明謙、朱瑞姿等三者皆直指《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頻繁修訂,雖展現出行政官員、立法委員想要改善的決心,然而創立到今修改13次,卻仍然無法真正搔到癢處,不斷提高的嚴懲罰則,只使得普遍食品業者無所適從。

食品安全真正要落實,還得溯至源頭農藥、動物用藥、食品添加物、製程、管理保存、運輸條件等等的風險控管,朱瑞姿特別提及2014年數據統計,亞洲針對「最終產品」的檢驗佔食安管理比重的44~59%,其次為「原料」,最後「製程」面的風險管理也只佔了9%。

可見台灣食品「安全與否」,大部分仍依賴「最終產品的檢驗技術」,與國外環境污染管理佔比25%(北美44%)有極大不同,高志明也對此點明,所謂食安問題已是全球環境污染的延伸,水污、空污、化學物質濫用、土壤污染嚴重,以及奈米化物質運用擴大,所以食安已非任何一個國家獨立可以解決,更非是一個單獨的政府部門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二手農藥」(受鄰家用藥隨水流或空氣等污染)等的問題,政府若無從旁協助解決,也等同無法進一步確保農林漁牧產品的農藥殘留符合安全標準,與其事後檢驗與修法加重罰則,不如改以協助業者一同找出問題的根源,並實質輔導業者解決,朱瑞姿也特別為消費者發聲,稱事後檢驗也不會是消費者想要的,通常最終產品的檢驗結果出爐,問題食品也很可能早已吃下肚,製程等上游各環節的風險管控,才會是重點。

李明謙說明為要提升源頭原料安全性,統一更是對此特別籌措內部食安稽核組,加強供應商預評期限與流程;建立快速預警系統,偵測原物料與產品異常訊息等,並定期由稽核組查訪供應商,藉由自家實驗室技術從旁輔佐供應商控管風險。

然而比起美洲,台灣農產品生產規模相對較小,甚至不及美國的千分之一,大多承擔不起這些技術層面的摸索期與多次檢驗的壓力,高志明建議國內農林漁牧產品食材、半成品的食品安全稽核認證,應由地方政府出面統籌辦理,不應該由微型生產者、中小型食品業者個別去面對大通路、大賣場等重複多次的檢驗要求。

此外,「檢驗,本身其實是一門藝術」,是關乎儀器、人員操作、抽樣等等個環節合併之技術,要真正落實食品安全,檢驗值只能是參考、輔佐,不能全然依賴。三人於會議中更同聲表示現階段檢驗標準訂定也早已不合時宜,檢驗儀器發展迅速、靈敏度提高,20~30年前,無精密儀器時代所訂定的「零檢出」及「不得檢出」標準已不可能真實存在,每每媒體處理相關新聞,只會造成台灣食品產業、消費者的恐慌,也讓外國業者覺得不可思議!

台灣食品相關檢驗標準普遍無法與國際接軌,也某程度造成消費者與業者的困擾,也同時被外國政府及業者認為是「非關稅貿易障礙」,應儘早讓殘留標準與檢驗方法與國際接軌。2016年9月起,美國FDA對進口食品要求的「食品安全計畫」,台灣多數小型廠商亦難以承擔其繁瑣的執行成本,仍需中央政府出現協助、整合進口原料半成品溯源至國外的困難,以避免很多微型、中小型食品業將面臨一波倒閉危機。

延伸閱讀:
台灣食安法規總在補破網 美國FDA前副局長告訴你:預防勝於應變
吳焜裕:未知風險多,需要食品專責與毒物管理機構
食安把關新神器 智能光譜儀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