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國際貿易流通盛行,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跨越國界,透過中國食安熱點媒體溝通會,了解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焦點有哪些。

撰文=陳韻竹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16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了「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媒體溝通會」,此溝通會由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與往年不同的是因應網路世代,與會者多了在新媒體上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優秀中青年科學家,並同時在溝通會上也說明了「2015年食品安全微信謠言TOP 10」。

2015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邀請55位食品及營養領域的權威專家,參與追蹤、解析「中國食品安全法、基因改造、紅肉、加工肉品致癌」等共27個食品安全熱點問題,經分析發現這些食安焦點主要涉及且出現頻率較高的5領域,分別是「微生物、乳製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肉製品」。

而其中食品安全事件的僅有6個、不屬於食品安全事件為16個,另外針對潛在風險的預警提示有5個,因此可見中國媒體或民眾認定為食安事件的專注焦點中,僅有22%在科學與客觀論述上是真正屬於食品安全事件。

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輿情關注焦點特徵

特徵一:2014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追蹤分析焦點數量為38個,相較之下2015年27個食品安全焦點,代表輿情關注密度降低了31.6%。

特徵二:「微生物污染」在連續兩年在食品安全熱點媒體溝通會追中焦點名列第一名,顯示了中國媒體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點,正逐漸回歸中國食品安全的真實,與全球食品安全面臨的問題相吻合。

特徵三:2014年38個焦點中有6件關於添加物,而在2015年27個焦點中則有2件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物,顯示超量使用食品添加物仍然是老問題,但認為普遍民眾對於食品添加物的認知趨於理性。

特徵四:乳製品仍是焦點議題,而在2015年27個焦點中有5個關於乳製品,是第二大被關注的焦點,議題分佈範圍在中國境內與境外都有,但都不屬於食品安全問題,其中多為乳品相關知識問題,例如常溫乳酸菌飲料、生乳等,另外還有涉及肉毒桿菌(乳製品微生物污染)、硫氰酸鈉(化學污染)、生乳(風險預警相關)。

特徵五:2015年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褪黑激素、膳食補充劑、銀杏葉萃取物等保健食品,以及對糖累等常見基礎食品原料,顯示焦點已不僅僅停留在食品的安全問題上,已逐漸轉向對食物的營養健康評價。

特徵六:「方便食品與非法添家」是2011關注焦點,事隔五年雖然多方專家已有定論也以各種方法說明,但萬年老梗像是「烹飪油炸油安全」、「毒草莓」、「泡麵32小時不消化」,換上不同標題後仍被反覆炒作。

孟素荷分析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在整體上呈現了進步,像是政府部門將風險預防納入食安監管,也首次將風險溝通列入日常管理工作,另外因為上半年的監督抽檢使得肉蛋奶製品的產品合格率明顯提升,但進步的同時也將面臨挑戰,一是原料污染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是短期難以有效化解的,二是食品安全的關檢已經從境內延伸到境外。

資料來源: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