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蕭琮容

這個三分鐘的短片快速地以視覺和菜色,說明了美國一百年來的社會文化變遷。證明食物也是時代跟社會的產物,跟世界大事還有工商業發展息息相關。食物,向來不簡單,我們就用十道菜來說百年餐桌歷史吧!

1915年 烤牛肉 德式法蘭克尼亞馬鈴薯

早年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移民到新大陸的移民,帶來了傳統的家鄉菜。這菜式屬於德國風情的大塊烤肉與馬鈴薯球料理。

1925年 雞皇配米飯
起源自法國的雞肉料理,雞肉丁搭配蘑菇、蔬菜、奶油白醬烹調而成。通常用來搭配義大利麵和麵包,若加入亞洲移民的元素,則會搭配米飯食用。

1935年 豌豆和牛肉片配麵包
1930年代適逢經濟大蕭條時期,奶油豌豆、奶醬牛肉片白麵包便是簡便的一餐。大塊肉在這時是奢侈的選擇。

1945年 油炸午餐肉、烤馬鈴薯跟皇帝豆
1940年代的上半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戰爭剛結束,美國與日本戰爭記憶猶新。在曾經有美軍駐紮所在,如韓國、沖繩以及夏威夷,午餐肉罐頭(SPAM)是富有在地風情的加工料理。這道油炸午餐肉,搭配上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皇帝豆。此時,多少也可窺見罐頭與食品工業的普及。

1955年 電視晚餐:烤火雞和肉醬薯泥
加工食品的出現,用鋁箔盒成裝的晚餐,方便冷藏保存,也很方便加熱食用。人們可以在快餐店購買回家,方便拿在手上,搭配電視食用。此時家電開始普及,電視娛樂開始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1965年 水煮馬鈴薯淋上酸奶醬,麵包粉炸雞,蒸紅蘿蔔丁
從這份晚餐的內容看來,當時的主婦,為了準備晚餐所需要花費的心神,在食品工業的幫助下已經輕鬆不少。紅蘿蔔丁是量產規格化的製品,可能已經預先蒸熟,只需加熱即可。雞肉裡面包上乳酪餡、外面拍上麵包屑,是改良俄式基輔雞的作法。

1975年 麵包和火腿丁的乳酪鍋
把乳酪放在鍋裡加熱融化,把麵包跟醃肉火腿切丁,蘸融化的乳酪來吃,這是源自於瑞士乳酪鍋(fondue)的作法。

1985 牛絞肉漢堡,搭配乳酪通心粉
這種乳酪通心粉,是美國家庭很尋常見的加熱速食。盒裝買回來加熱,就是高熱量又有飽足感的澱粉來源。漢堡到了今天,依然是速食的代表食物。絞肉的特點就是混合了廉價的肉原料,包括了不夠格整塊出售的肉品一起絞散。此時,低廉、快速的飲食風格,開始襲捲尋常百姓家。

1995年 豆泥、牛肉墨西哥塔可餅,莎莎醬以及萵苣絲
在美國,說西班牙語的移民是新移民的大宗。這些移民從中南美洲帶來的料理風格,逐漸受到大家的喜愛。莎莎醬、塔可餅、萵苣絲沙拉,成為美國餐桌的一部分。

2005年 壽司
生食海洋魚鮮向來不在西方人的味覺光譜裡,這情有可原,因為大陸國家離海遙遠,魚鮮容易腐敗,沒有良好的保鮮條件或極短的運送距離,自然不適合生食。21世紀運輸方便,冷藏技術完善,並且上個世紀下半日本發展有成,成為西方人東方想像投射的主要對象,西方人也有更多的動機來理解日本飲食。豆類發酵的醬油、生魚搭上米飯,開始成為餐桌的珍饈。其中的酪梨鮪魚卷,又稱加州卷,以日本人喜愛的鮪魚加上加州盛產的酪梨,來自加州廚師的發明的混合風格料理。

2015年 藜麥、烤鮭魚、羽衣甘藍沙拉
2015年的飲食潮流,歷經了一世紀工業化、文化交流的過程,如今更重視的是健康以及環境永續的思考。藜麥、鮭魚、甘藍沙拉,這幾者在健康飲食界素有「超級食物」的美稱,富含各式各樣的維生素、優良蛋白質以及DHA。以蒸烤生食取代油炸,對身體健康的料理方式就是最流行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