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派克創辦人李存祥從販賣服飾轉戰販售雞排,並在因緣際會下開啟了拓展加盟店之路,如今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炸雞排品牌。

採訪=童儀展、張越評
撰文=張越評

雞排貴為台灣人的國民美食,永遠不缺乏新品牌義無反顧殺出闖入,然而「戰爭來來去去,唯有誰的心智屹立不搖(改自2派克取名靈感起源,饒舌歌手Tupac吐派克"As The World Turns"一曲歌詞)」,從消費者的選擇中,您能夠窺得端倪。

2派克創辦人李存祥從擺攤賣女裝服飾,到被經濟狀況逼急而頂下雞排店,硬著頭皮從媽媽的調味料開始揣摩何為「美味」雞排,直到2派克於2006年掛上招牌,成為現今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炸雞排品牌,這過程中有許多的故事,其實能不說自明地看得他心中獨屬的創業觀念,如何砥礪他,引領士兵穩健邁進。

起初是由名為「有夠香」、「脆又香」等幾乎與「無名氏」無異的雞排店開始建構起這片疆土,從現在回顧當時,李存祥說,其實就是從一陣亂炸開始的。什麼都不太懂,校長兼撞鐘,老闆兼研發長,能調味的通通調下去,從脆皮裹粉開始改良,雞肉醃料自己新開發,最初一點一點地賣,晚上大夜班賣女裝,白天一下班,就又馬上搬貨去賣雞排,不論店裡多忙,仍靠著一股拼勁,打出當時獨創的雞排外送服務,因此也打亮2派克的招牌名聲,10間、10間送,接著20間、30間,最高紀錄甚至單店一天就賣出1380片雞排。

經營18個月之後,一位二專剛畢業的小妹妹突然出現,向他拋出了第一個加盟的請求,然而,當時的李存祥對於加盟經營概念,其實沒有什麼頭緒,最後是以一片2、3元的利潤拍板合作,第一家加盟店也就這樣糊裡糊塗開出去了,後來亦引來好友們以及各式各樣的業主迎上門。因為踏入的加盟門檻低,所以店數拓展得十分快速,當時的加盟金從訓練、設備到裝潢一次辦到好也只要30多萬台幣,李存祥認為這樣的門檻設立,有好有壞,壞的原因其實不在少數,其中之一是擔憂業主可能因此不珍惜,弱化加盟者志要成功的動能與決心,而唯一的好,則要說起李家爺爺奶奶們賦予李存祥的一個觀念與期許,「不要賺人家太多,要就有能力讓大家一起賺,這樣你也不會賺比較少。」

然而一連串台灣的食安事件造成大眾對食品業不信任,再加上原物料飆漲與各種因素交雜,使得李存祥近兩年曾有萌生過放棄的念頭。雞排的成本結構中,最大成本是佔了4成的雞肉,售價波動完全掌控於上游大盤商,就算業者想要自行進口,也無法同時達到便宜且新鮮美味,自行養殖對只需雞胸部位的雞排商來說,也並非解決之道。而佔成本第二大宗的醃漬粉則大多仰賴國外進口,近幾年國外香辛料價格飆漲,光是胡椒粒單包500公克,就從75元飆漲到超過300元。此外,2派克雖然在食安風暴中全身而退,但也因為要免除消費者疑慮,而決定自行從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這些細節實際上民眾感受不會太深,迎來的卻往往是加盟主因成本提升而傳來的抱怨與壓力。

在物價飆漲、民眾不信任及加盟主三方的壓力夾擊下,李存祥坦言確實感覺有些灰心,也曾一度考慮提高直營店比例等方式以轉換型態,過程中也遇過捧著大把鈔票來詢問椒鹽配方與洽談於英國量產調理包的業主,然而,最終總是會念在要維持加盟生態而放棄。

對於2派克未來的路,李存祥下了一個十足李氏的結論:「我不要去賺人家太多,只需讓加盟主了解自己需要擔負的那1片雞排1、2元的成本就好,未來不會採取更動原物料或削價競爭的模式,我只想穩穩扎根把2派克做好,藉研發新品、改良店型等方式,先將品牌的力量凝聚起來,再將拓點目標放寬放遠,畫大版圖,我希望自己要就有能力,讓大家衷心一致一起賺」,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從更新更精緻的二代店中,看見李存祥帶領2派克子弟兵,衝破眾多新品牌來來去去,攻下雞排界中更寬更廣的另一道越洋的城池。

延伸閱讀
【謠言拆解】一週四次鹽酥雞,年紀輕輕死於大腸癌!?
台灣人每天吃掉24萬片雞排!但你卻不了解他!?
食品史上的12月29日 雞塊的發明者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