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栽種的山藥,依外型可分成塊狀和長型的山藥差別,肉色可以分成白色、黃色跟紅色。塊狀多生長在熱帶以及亞熱帶,薯型大,產量高,台灣南投是最大的產地。長型山藥多種植在溫帶地區,質地較細,價格比塊狀的山藥高。長型山藥除了日本進口外,在台灣的主要產地是新北市。在陽明山山區以及基隆,都有優良產銷班種植山藥,可供選購。

長型的山藥,色澤白皙,細緻脆口,常用來生食食用。切片涼拌、磨泥蓋飯,都是爽脆的日式風情。塊狀的山藥,台灣最常見的食譜是切塊燉排骨,燉煮後,山藥變得鬆軟好吃,是優良的澱粉質來源。紅色山藥剁泥煎成的紅薯餅,則是富有古早味的甜點小食。

山藥口感黏滑,其黏液是多醣體的成份、富含薯蕷皂苷(diosgenin)等抗氧化營養素,對於鎮靜發炎抗敏有些效果,老人家口耳相傳山藥對胃很好,原因大致從此而來。簡單料理、不過度調味、烹煮,享用含有維他命B1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山藥,可以長保健康。

附帶一提,對於想要控制體重、血糖的民眾,山藥也是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高纖澱粉來源,可避免飯後血糖極速上升,透過飲食控制胰島素分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