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長期規律的糖類攝取,易改變多巴胺受體在中腦及前額葉的表現,如果一段時間內持續的攝取糖,往後若要讓大腦達成同等愉悅感,恐怕就得攝取更多的糖。

撰文=張越評

也許不是錯覺!你是否覺得有些食物一但入口就很難停止,第一口咬下後,總是令人不斷想繼續吃下更多,這種「食物成癮症」的現象開始受到重視,逐漸有研究發現精緻糖進入體內後會觸發大腦中的獎勵中心,具有使人不禁想要越吃越多的現象。

當我們正進行著感到愉悅的活動時,我們的中腦腹側被蓋區,就會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來傳送訊號給大腦的伏隔核(Neucleus accumbens),其掌管我們的歡樂、笑、成癮、侵犯、恐懼以及安慰劑效應等,而伏隔核也與我們的前額葉皮層連結,不僅會將這快樂的滋味記憶下來,同時也影響我們的決策,如「我是否再咬下一口」?

此外,隨著人類演化使得中腦邊緣系統對「甜食」比較有反應,因此並非所有食物都會產生同樣的作用,這或許可以藉由祖先採集果實的例子來作解釋,通常味道酸的食物代表尚未成熟;而味道苦的食材則通常較為危險,發展至現在也就使人類較易偏好甜食,而非酸或苦的食物,如以大腦運作來看,糖促使多巴胺釋放進入伏隔核的效果較強,長期規律的糖類攝取,則易改變基因表現與多巴胺受體在中腦及前額葉的表現。

具體一點來說,糖可能促使多巴胺D1受體(興奮性)集中、D2受體(抑制性)的減少,糖分的規律攝取也同時抑制多巴胺轉運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以降低多巴胺由神經突觸釋放及回收,也就是說,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的攝取糖,便會拉長多巴胺釋放的信號,往後若要讓大腦達成同等愉悅感,就必須得攝取更多的糖,也可以說是大腦對糖產生的耐受性。

2013年加拿大神經科學會議指出,高果糖玉米糖漿影響老鼠行為的模式和古柯鹼依賴情形類似,加拿大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研究團隊就將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或脂肪或口味增強劑的食物餵給老鼠吃,接著針對老鼠的身體與腦部,從行為、化學與神經生物等方面的變化作爲指標觀察。

實驗中,老鼠可以藉開關獲得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食物,研究主持Francesco Leri表示「當研究人員越是增加食物中高果糖玉米糖漿的份量時,老鼠就越是勤奮地去取得食物,如同毒癮行為」。一篇2015年發表在《Physiology Behavior》期刊上的研究亦指出,老鼠訓練成壓桿才有水喝之後,再分別餵食糖水和清水或是只給清水,30天後對糖產生依賴的老鼠則會比一般老鼠壓下桿子的次數多非常多,說明糖戒斷也與躁鬱行為相關連。

以上述動物實驗結果為基礎,2017年3月《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即登載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長期關注糖類成癮行為的教授Kyle S Burger一篇人體研究結果,團隊藉由讓20名健康體重成人每天服用含糖飲料共21天,進行2次功能性核磁共振檢查及行為評估。數據結果初步表明了重複性攝取含糖飲料而對人類大腦產生的神經適應性,Kyle S Burger對此寫道「這也可能部分反映了過去習慣性暴飲暴食和肥胖的起因」,雖說如此,Kyle S Burger仍建議,未來仍必須再以較大樣本及更多後續研究重複佐證。

雖說現階段仍無法對此現象做出定論,但在此之前,糖作為空有熱量而缺乏營養的嗜好品角色,及早降低攝取仍是明智的選擇,世界衛生組織(WHO)歷經5年多國際專家全面討論研議,已於2015年出版的《成人與孩童糖攝取指引》中建議道,每日攝取游離糖量須控制在每日熱量10%以下,如果能控制在5%以下更好,以每日所需2000大卡者作為舉例,即代表著每天勿攝取超過25公克(2000×0.05÷4)的糖!

延伸閱讀
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要力行「限糖」任務?
美國研究:兒童和青少年有6成以上每天喝含糖飲料
糖稅該徵嗎?台灣人該重視含糖飲料的問題了!

參考資料
Here’s what happens to your brain when you give up sugar for Lent.
Addiction to unhealthy foods could help explain the global obesity epidemic.
Sugar withdrawal and 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low rate (DRL) performance in rats.
Frontostriatal and behavioral adaptations to daily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