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台灣吃豬肉最該擔心的是那些宣稱完全不用藥的產品!認識合理用藥以及瘦肉精豬肉。

撰文=蕭琮容

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針對總統各候選人的食安政策,公開提出一番見解,尤其大聲呼籲「理性面對『美豬』進口。」,並說,「除非全台灣無任何一家「養豬戶」,使用「萊克多巴胺」、及其以外的任何一種「瘦肉精」;否則,只能嚴格要求清楚標示後,開放進口」。言下之意,說明台灣的相關法規中,並沒有全面禁止使用瘦肉精於豬隻,所以不應將肉品含瘦肉精當做抵制美豬進口的理由。這番倡議不免讓人產生兩個疑問:

一、是否台灣的養豬業者仍有人偷偷使用政府明訂不得使用的瘦肉精?

二、進口美豬的量大到會衝擊台灣的豬肉安全市場?

根據2013年行政院農委會修訂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第三條修正條文,不存在於其中的藥品在肉品中均不得檢出。台灣目前因農委會將萊克多巴胺列為禁藥,因此國產及進口豬肉品均不得檢出萊克多巴胺。我國、歐盟以及中國大陸目前皆禁止使用。

認識合理動物用藥,破解「完全不用藥」的行銷語彙

我國豬肉檢驗採上市前由衛生局「抽查」的制度,有些不肖廠商可能會想賭一把、或走其他非正規不需檢驗的途徑,為了較大的經濟利益來使用瘦肉精增進肉生長,更甚者,既然只要使用就違法,加多加少更無所限制。

經營有心肉舖子的郭旭英醫師表示,雖身在業內不方便代言,但是自古殺頭生意有人做,或許有人為了較高的利益和時效,會去添加。站在獸醫師專業的立場,希望消費者要釐清合理動物用藥和添加瘦肉精藥劑上的使用分別。動物畜體就像一般的生物,生理狀況會因外界起伏,因此在豬隻感冒的時候,給予一定療程的適當投藥,並經過殘藥觀察期,才會售出。如果有宣稱「完全不投藥飼養」的豬肉產品,消費者應該將之視為行銷詞彙,而非實情,甚至誇大廣告的嫌疑。從管理用藥這點來看美豬,FDA表示,2013到2014年間,美國畜養用來當做肉食的動物,抗生素使用增加了4%,此舉是否提高了藥物殘留的機率,值得消費者注意。

有幾種豬隻用藥上不適當的作法,一是預防性用藥,二是不保留殘藥觀察期。預防性用藥指,不管豬體是否生病或健康,一律先餵食抗生素以防生病,這是不需要的。不保留適當的殘藥觀察期,豬體內就有過量殘留的可能。最後再來討論瘦肉精的使用,瘦肉精對豬隻的飼養健康來說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是為了人的經濟目的使用,這種作法郭旭英並不贊同。相關動物用藥殘留標準,請見食藥署標準

台灣真的吃很多美豬嗎?

接下來的問題是,台灣欲加入之「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美國希望以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之美國冷凍豬進口為支持的交換條件,這些進口的豬肉會衝擊到台灣人吃豬肉的健康嗎?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十月份時強烈表達不同意以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為進口條件的。陳保基認為,國人喜愛食用豬肉,一年一人消費量可達三十到四十公斤,相對於牛肉一年平均五公斤的攝取量,吃的多,累積的就多,實在是不宜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

然而,擔憂含瘦肉精的美豬大量流入市面,也必須建立在進口量極大的基礎上。近三年來,進口豬肉最大宗的國家是北美的加拿大,台灣2015年截至11月底,進口最大量豬肉的來源國是加拿大(32.1%),然後是丹麥(23.4%),西班牙(12.9%),1.66億美元。美國豬肉雖然曾經是進口的第一名,不過目前早不在前三大的進口國。以這個數字來看,美國豬肉的市佔比並不高。

台灣現在有近八千家的養豬場,一共養了550萬頭豬。十年來平均肉類自給率可達八成。換算下來,消費者在通路中買到美豬的機率不到百分之二,只要留心產銷履歷的標示與生產地說明,便不用擔心吃到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

認識瘦肉精

「瘦肉精」分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萊克多巴胺及克倫特羅,是類交感神經的興奮劑。一開始研發,是被拿來治療氣喘的藥物,但在80年代初,美國一家公司意外發現瘦肉精添加到飼料後,可以明顯增加飼料換瘦肉的機率。但是食用瘦肉精豬肉後,各地陸續傳出中毒事件,因此全球很多國家都禁止將其作為飼料添加劑,如日本、台灣、歐盟、中國大陸。因為瘦肉精在肉品煮熟後,仍然會殘留。

延伸閱讀:
食品史上的3月20日 英狂牛症開啟肉品履歷制度
打不過超市 日本在地老肉舖如何轉型?
認識安心豬肉的投藥方式,不怕進口美國瘦肉精豬肉競爭

參考資料:農委會統計資料、賴秀穗〈認識瘦肉精〉、FDA新聞